1,歼-5战斗机:国产歼击机的艰难起步
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歼-5。1956年7月19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歼-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歼-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
研发历史
新中国建国后,迅速开始了仿制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工作。中苏政府于1951年10月正式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同年4月18日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飞机的维修工作。1951年底航空工业局共下属18个工厂,职工近一万人。
1951年12月,周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决定,要在3到5年的时间里试制成功苏制雅克-18初级教练机,以及米格-15。后歼击机项目改为试制更加先进的米格-17喷气式歼击机。 1954年中国第一批飞机及其发动机试制成功,两年以后,1956年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即米格-17Ф型,随后获批准批量生产。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飞机的国家之一。
歼-5甲是中国在歼-5基础上改进的夜间歼击机。六十年代初,台湾海峡形势紧张,台军飞机P2V经常夜间低空入侵沿海各省进行侦察骚扰,中国虽有一些进口的、配备搜索瞄准雷达的米格-17PF夜间截击机,但已不够满足紧迫的需求。而且中苏关系破裂后,已不可能再进口该机,因此,急需在歼-5基础上发展一个夜战型号。这一重任,交给了成都飞机厂。1964年11月11日,成都飞机厂的“头胎孩子”——歼5甲首飞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