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历史
中国由50年代末开始对米格-21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当时由于中苏已出现裂痕,苏联并不想提供这一先进战斗机给中国,尤其是生产技术。甚至在莫斯科航空界上米格-21公开亮相后,苏方对中国的答复竟然是“我们根本没有这个型号的飞机”。
但随着共产国际形势变化,苏联需要中国支持,于是1961年中苏签署协定,授予中国米格-21F-13飞机及R-11F-300发动机的制造特许权,包括全套生产技术资料,飞机、发动机散装件,以及当时国内缺少的成品、原材料。1961年3月30日签订转让米格-21及其发动机和卡-13空空导弹制造技术的有关协议。由于中苏交恶,实际上大部分的技术资料没有到手,到手的有很多错误,真正有用的就只有几架样机,这给试制带来了困难。最后经过负责此项目的沈飞公司和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艰苦努力,硬是“照猫画虎”把米格-21制造出来。因此中国的米格-21研制历程与印度、捷克非常不同。
在歼-7项目之前,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前后对5种歼击机和高空侦察机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研究报告,绘制了部分图纸,搜集整理了某些飞机可供借鉴的技术。沈阳飞机厂和发动机厂还在试制中逐一解决了钛合金件成型、整体壁板化学铣切、整体机头罩加工、整体密封油箱装配、非金属蜂窝锥体制造等工艺技术关键,完成了各项技术攻关。其中包括26种新合金、涂层等新材料,试验并掌握了46项新技术和新工艺。
实践证明,用三年时间对米格-21飞机进行“技术模透”的决策是正确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技术摸透”为歼-7的研制和自行研制更先进的歼击机,准备了比较充分的条件。1964年,原名62式的新型战斗机正式改名为歼-7。1966年1月,试飞员是葛文墉驾驶着首架歼-7在沈阳飞机厂成功首飞。
八一飞行表演队装备的歼-7
性能参数
机长:15.75米 机高:4.1米 翼展:7.15米
空重:5275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8655千克
最大使用速度:2马赫 升限:18000米 最大高度:19800米
作战半径:600公里 最大航程:1496公里
续航时间:1.47小时
最大速度2180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950公里/小时
载弹量:500公斤
武器装备:HP30炮1门,备弹200发;机翼下共有4个外挂点,可挂PL-7A/B、PL-8等近距空空导弹、火箭弹、常规航弹、反跑道航弹、反坦克子母航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