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程导弹会否“复活”?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马军 等 发布:2017-12-08 08:46:53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摇摇欲坠的《中导条约》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马 军

1987年12月8日达成的《中导条约》是核武器问世之后第一个做到了实际削减核军备的协议,对于缓解以苏、美为主的东西方两大阵营的核对抗局势,发挥了一定作用。作为世界上首个彻底销毁一个武器门类的裁军条约,《中导条约》曾为世界军控作出巨大贡献。

《中导条约》诞生前,世界安全环境笼罩在苏、美“一触即发”的冷战对抗气氛中。双方互不相让的军备竞赛和对抗,最终导致了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苏、美基于自身安全利益考虑,在全世界和平呼声压力之下,经过反复讨价还价,签署了一些限制核武器发展的协定和条约。但这些协定和条约只限制了核武器的数量,苏、美双方都在加紧研发更加先进的弹道导弹,特别是中程弹道导弹。

1977年,苏联开始在本土部署最新研制、威力巨大的RSD-10“先锋”中程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20绰号“佩刀”),这是一种机动部署的固体二级中程弹道导弹,重量大,射程远,还能携带3枚分导核弹头。同时,苏联还加快了在东欧部署中短程弹道导弹的步伐。

1983年年底,美国不顾大西洋两岸的反核呼声,把一枚枚精度更高的“潘兴Ⅱ”中程弹道导弹运到了德国,取代早期的“潘兴Ⅰ”导弹。“潘兴Ⅱ”导弹射程提高到1800千米,同时使用了先进的再入机动弹头和主动雷达地形匹配制导技术,具有高达40米的命中精度,对莫斯科构成了巨大威胁。

1981年11月,苏、美在日内瓦开始了限制中程弹道导弹的正式谈判。经过6年、14轮艰苦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各自销毁500-1000千米、1000-5000千米的中短程、中程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以及发射装置、辅助设施设备等。根据最后签订的《中导条约》,美国销毁了“潘兴Ⅱ”弹道导弹和陆基“战斧”导弹等,苏联销毁了SS-20、SS-4、SS-12等中程弹道导弹及部分短程弹道导弹。

《中导条约》的诞生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新思维”,这个事后被一些苏联学者认为苏联作出重大让步、对苏联弊大于利的《中导条约》是很难出台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中导条约》。由于美、俄具有“冷战思维”特点的对抗始终没有缓和,双方陷入了长期相互指责违约的“嘴仗”之中,这使《中导条约》可能失去赖以发挥有效作用的政治互信基础。

近年来,俄、美战略安全关系发展不容乐观,俄、美关系正从“冷和平”降级至“新冷战”,这直接导致《中导条约》在履行过程中大打折扣。双方缺乏安全互信,俄、美经常在此问题上“互揪辫子”。

特别是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后,美国宣布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的同时指责俄罗斯违反了《中导条约》。有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意在修改或退出《中导条约》,企图重启在欧洲部署中程、中短程弹道导弹,加强对俄罗斯的威胁,迫使俄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合于利则止,不合于利则去。” 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的专家甚至对美国国防部提出,建议使用那些违反《中导条约》的具有双重性能的、能够携带核弹的导弹系统。

而俄罗斯更是把对美国违反《中导条约》的指责与俄罗斯安全利益面临的威胁相挂钩:

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持续东扩,特别是一些东欧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相继加入北约组织,严重压缩了俄罗斯的安全战略空间,对其安全利益构成严重挑战。二是美国在东欧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抵消俄罗斯战略进攻能力。2016年5月,美国正式启动在罗马尼亚部署的这一系统,并在波兰开始建造东欧第二套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站点,计划于2018年完工。三是北约在东欧地区相继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增加派驻兵力。这些演习公然以俄罗斯为假想敌。俄罗斯学者认为,俄只有以重新部署中短程、中程弹道导弹的方式予以回应。

撕毁《中导条约》无异于饮鸩止渴,对世界而言将是一场灾难,很可能重新引起世界中程导弹和导弹防御武器发展军备竞赛,对欧洲和东北亚地区局势造成重大影响。在俄美关系没有实质性改善的情况下,随着双方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当年《中导条约》所发挥的作用、所带来的和平愿景,有可能逐渐消失殆尽。

1 2 3 4

责任编辑:孙智英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