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激光武器系统
美军车载激光武器系统
荧幕上夺人眼球的激光武器正在“梦想照进现实”,继舰载、机载甚至应用在太空中的激光武器之后,美军又把研究的目光放在了防御型激光武器上。
美国《防务新闻》近日报道称,波音公司与美国陆军空间和导弹防御司令部正在研制车载高能激光器演示机,试图在未来战争中用激光束摧毁来袭的火箭弹和迫击炮弹。
这个被称为“激光守卫”的家伙究竟有何能耐?它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请看本文解读。
生逢其时,背负厚望
美军此次公开的车载型激光武器是由波音公司和美国陆军空间和导弹防御司令部共同研制,目前还处在研究初级阶段,“配置”也很简陋,只是在一辆奥什科什军用卡车上安装了一台低能量型演示机。据波音公司负责这一项目的经理布莱恩·比尔兹利介绍说,该型激光武器已在去年夏季和秋冬季相继完成了集成和小功率测试,明年将进行野外试验。
10多年来,驻伊和驻阿美军一直被武装分子的火箭弹和迫击炮弹所困扰。为此,美军专门开发了一套“方阵”武器系统,以便在炮弹击中目标之前将其击落。应该说,这个武器系统是成功的——有报告称,自2005年来,该系统在伊拉克已经挫败了170次迫击炮和火箭弹袭击。今年2月,美军又耗资1亿多美元,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基地安装和维护多台基于“方阵”武器系统。
但仍然有一些袭击没有被挡住。由于动能武器系统发射弹药和携带弹药的数量有限,装弹也需要时间,因此难以对付多个目标。或许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军设想将激光用于拦截来袭的炮弹。“激光守卫”可谓生逢其时,背负厚望。
低调灵活,出手不凡
比起常规拦截武器,“激光守卫”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值得美军为它付出大量精力和金钱?
激光完全能胜任拦截。它与常规武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以激光为“子弹”——在光速面前,任何高速飞行的目标都相形见绌。只要瞄准了,激光在发射瞬间即命中目标,高能量的激光瞬间将其摧毁,不用考虑提前量、风速等外界因素,“而且还能拥有360度的完整视野”。莱恩·比尔兹利证实,处在试验阶段的车载高能激光器演示机不仅能同时跟踪多个目标,而且可以迅速切换目标,储电“弹仓”不仅能随时为激光器提供能源,甚至可以一边发射一边充电。
“车载”赋予了“激光守卫”更加灵活的脚步。普通拦截系统不仅构造复杂,而且体型较大,每次发射和转移都要耗费不少时间。一旦被敌方雷达监测锁定,这些大家伙大多数只能“站”在原地等待敌人的集火打击。而“激光守卫”的基座是一辆军用卡车,结构简单、体型小、机动速度快,能充分发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特性,实现“车停开火、停火行车”。
激光拦截武器的隐蔽性也是常规武器不具备的。常规导弹在发射时,往往是一阵电光石火,尘土飞扬,场面壮观,但火光、烟尘和声响也容易暴露自己。激光武器相比则显得非常低调:体型轻巧,发射时没有巨响,不会激起烟尘,只有一束非常集中的高能光线直指目标,敌人也无法通过捕获弹道计算出发射阵地位置。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离不开经济支撑。以色列部署在阿什杜德城市附近的“铁穹”系统,每枚拦截导弹价值约4万美元,而其对手加沙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发射的火箭弹造价仅100多美元,拦截成本是进攻的400倍,而且前提是一次成功。激光拦截武器靠电能“供弹”,发射一次仅需数千美元,今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激光发射一次的费用可降至数百美元。
前景诱人,前途坎坷
从理论研究和试验结果来看,“激光守卫”看起来前景诱人。但是,实验室里的数据,和真实战场的情况,差别又岂是一点半点。
激光耗能极大,所需的能源又是火药等无法代替的电能。激光武器系统仍需在保持足够功率的前提下尽量减小体积和重量,同时提高光束控制系统性能,控制光束抖动,保证精确的打击。激光武器从大型平台装载向小型车载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简单,需要在火力强度和高机动性中选择一个平衡点。否则一味强调功率,必然带来一个复杂庞大的供电机构,足以使激光武器变得比常规导弹还臃肿。
激光要发挥实战作用,就必须经受住战场的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无处不在的烟雾就是一个难题。激光照射在烟雾中的小颗粒上,会发生反射,定向性遭到破坏。浓密的烟雾不仅影响激光武器射击精度,还能造成其能量的衰减,激光的性能优势也不复存在。
还有一点需要清醒认识到,虽然车载激光武器的整体研究进展似乎比较乐观,但仍然处于演示试验阶段,真正的优势与问题只有到战场上才能发现。所以,更为严格地说,“激光守卫”现在还不能算作具备实战能力的“激光武器”,而只能算作“激光武器演示系统”,连美军都称其为激光演示机。
未来战场上,“激光守卫”这个新兵,究竟是拦截高手,还是花拳绣腿?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