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河北阜平10月12日电 刘大全摄影报道: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如今的野外综合训练后勤保障,已远非“粮草”那么简单。野外条件下,后勤保障如何满足近五百人的训练和官兵生活需求?带着疑问,笔者走进了空军指挥学院后勤保障组,近距离接触了这群在野外综合训练中一直默默工作的群体。
此次参加野外综合训练的官兵有近500人,但是负责这500人饮食的炊事班却仅有十余名同志。一大早,笔者来到学院野外综合训练炊事班,此时,正值早饭时间。“帐篷餐厅”前参训官兵席地而坐,虽然就餐环境比较艰苦,但是就餐的样式品种却很丰富,炒西葫芦、炒萝卜芸豆、馒头、稀饭、鸡蛋、牛奶,虽然不能说是色香味俱全,但从官兵的脸上却看得出早餐的味道还是不错的。挂在帐篷内的黑板上,公示了野外综合训练的食谱,午饭:包子、炒咸菜丝、紫菜鸡蛋汤;晚饭:米饭、馒头、红烧排骨、辣子鸡丁、炒油菜、水煮花生。
过去在野外训练中,炊事班在地上挖个坑,砌上几块砖,放上两口大锅,就成了简易灶。晴天还算好,一到雨天灶膛进水,柴火受潮,根本没法生火做饭。高原气压低,水难烧开,吃夹生饭是常事。现如今,上级配发了炊事车,别说是荒郊野岭,就是在机动途中,也能很快做出香喷喷的饭菜。而且,冷藏车、面食加工车也开进了训练现场,参训官兵天天都能吃上新鲜菜,包子、馒头、面包随时都可做。
学院院务部马连胜副部长告诉笔者,今年野外综合训练,学院着力提高伙食保障质量。开训前,他们组织院务部助理、司务长、炊事班长进行培训,研究提高野外综合训练伙食保障的方法,培养了一批伙食管理“明白人”。针对野外办伙随意性较大、监管不便等问题,该学院还制订了《野外综合训练伙食保障实施办法》,从人员力量、实施方法、军地协作、监督管理等6个方面,对野外综合训练的伙食保障进行细化规范。
笔者在该院炊事班“公示栏”上看到,每天的伙食开支情况一目了然。负责野外综合训练的学院院务部二级军士长张礼春告诉笔者,野外综合训练每天的伙食费花销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还要上报机关审核,克服了以往伙食开支的随意性,过去那种伙食保障前紧后松的现象不见了,野外综合训练全程官兵都能吃饱吃好。
学院院务部军需处处长刘宏伟介绍说,现在野外综合训练的官兵每天都能喝上早餐奶,吃上鸡蛋,训练途中还有热包子,傍晚还有花生等小吃,就连病号饭也不再是单一的鸡蛋面,而是根据医嘱专门制作。
伙食费开支更合理了,经费使用效益更高了。笔者在保障组成员林海成口中了解到,他们改变以往在当地集中采购主副食品的做法,通过招标方式与副食品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节约了成本,确保了食品供应及时,门诊部医生梁玉红每天都负责饮食的检查,确保了饮食安全。保障组成员付朝强告诉笔者,今年野外综合训练以来,他们3次组织抽样调查,参训官兵对伙食的满意度均在97%以上。
部队行军,医疗如何保障?笔者随队采访了几个参训官兵,发现每个参训官兵手里都有“医疗包”,内装风油精、诺氟沙星等10多种常备药物。此次野外综合训练医疗组组长倪量宏介绍说,这次参训中,专门配备了野外医疗救治车,配有便携式B超机、心电图机、心脏起搏器等先进设备,野外卫生队诊疗条件大为改善,一般的伤病在训练中即可诊治,每天医疗组都派出两名同志全程伴随保障综合训练队伍,随机处理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整个野外综合训练中,医疗组要接诊700余次,99%的病情可以在野外就诊条件下得到救治,为野外综合训练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兵近30余年的学院政治系心理战教研室主任杨彦明告诉笔者,当兵这些年,他参加过6次野外训练,亲身感受到部队驻训生活条件一年比一年好,特别是今年野外综合训练中,驻训各方面的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过去野外综合训练,部队经常是提桶冷水擦洗擦洗,或是定期组织到河里洗。如今,洗浴车随队保障参训队伍。每天训练归来,都能痛痛快快冲个热水澡,疲惫“一洗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