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执长缨,气势如虹。冯根锁摄
他们是磨砺大国长剑的利刃刀锋,执剑者需练就驾驭长剑的过硬本领——
一个尖兵就是一面砺剑旗帜
“砺剑”二字,在第二炮兵部队营区随处可见,从“砺剑石”到“砺剑路”,从荣誉室到俱乐部,处处呈现浓厚的战斗氛围。“导弹司令”杨业功生前最喜欢写的就是“砺剑”二字,新战士一入伍就将“砺剑”精神刻进自己的军旅人生。
在砺剑尖兵行列里,有一位士官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他叫何贤达,第四届“十大砺剑尖兵”中唯一一名战士,某旅发射一连一班班长。入伍10多年来,他12次夺得军事技术比武第一名,入选“第二炮兵专业技术士官尖子人才库一级库”,荣获首届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
第三届“十大砺剑尖兵”、某基地副参谋长谈卫红,数十次参加重大军事行动,亲手将数十枚导弹送上苍穹。他在某新型导弹旅担任旅长时,该旅被树为全国全军重大典型,荣立集体一等功。
当选第三届“十大砺剑尖兵”时,曾满军担任导弹营长。他从深圳特区走来,不恋都市繁华与安逸,把军人职业当事业,一心铆在“战位”上,获得第十八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战争年代,战场就是岗位;和平时期,岗位就是战场。
塞外戈壁,倚天长剑出鞘升空,直刺云霄。复杂电磁干扰如潮袭来,弹体沿着轨迹巧妙规避;一个个假目标出击引诱,弹头像长了眼睛一样死死“咬”住预设靶标,轰然命中……这是某新型导弹试验发射场景。第四届“十大砺剑尖兵”、时任某军事代表室总军事代表廖平,为该型导弹的问世付出了大量心血。他交付武器装备配套产品数千台(套),交付合格率均达到100%,靶场试验故障率为零。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在第二炮兵这支高科技部队的寥廓星空中,各类新型高素质青年人才竞相涌现,在已产生的60名砺剑尖兵中有2名博士后、5名博士、17名硕士,他们在导弹发射场、国防施工工地和教学科研一线忠诚奉献,成为激励身边官兵赤诚铸剑、敢于亮剑的一个个标杆,一面面旗帜。
第六届“十大砺剑尖兵”评选表彰活动刚刚结束,很多官兵在网上跟帖留言:“砺剑尖兵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洒在训练场、发射场,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为他们鼓掌,为他们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