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补给舰舰长的“大小辩证法”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范江怀 侯 融 周演成 段 鑫 发布:2019-04-19 09:28:37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我的舰不小,眼前的海更大

青海湖舰有多大?指着青海湖差不多有15层楼那么高的桅杆,刘永新舰长用数字给记者描绘着巨大的舰体:青海湖舰满载排水量3.7万吨,舰长190米、宽25米,主甲板面积有0.6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舰上虽然不能踢足球,但可以打羽毛球和乒乓球,还有一个近300米的环形“跑道”,可以满足官兵体能训练的不同需求。

既然顶着“超级奶妈”的头衔,青海湖舰的“肚子”自然就不小,可装载2万吨左右的各种油品和淡水。装载的2000多立方米主副食可供两艘驱逐舰2个月的消耗。

都说船小好调头,巨大的舰体不要说好调头,连进港都很困难。一次,青海湖舰在靠泊湛江港的一个码头时,为了观察船两边的船只,刘永新在驾驶室左右舷来回折返观察,跑了很多趟。

在刘永新眼里,青海湖舰称得上是巨轮,但航行在深蓝色的大海里还是显得很渺小,用沧海一粟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不是我们舰不够大,而是我们面对的海太大。”在近20年的航海生涯中,刘永新有一个“大与小的相对论”——一艘舰再大,如果不够强,那么大就是“浮肿”,大而无用。你的舰有多强,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面临的那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才能让你自由地航行。

由小变大,由大变强,正是人民海军分享到改革开放红利的结果。翻开青海湖舰的航海史,分明让人看到了人民海军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1997年2月,入列一年多的青海湖舰随中国海军编队访问美洲四国五港。在出访98天的时间里,航程达24000多海里,实现了海军舰艇编队首次横渡太平洋,创造了人民海军航程最远、航时最长、出访规模最大等多个纪录,是中国海军由黄水走向蓝水的标志性事件,青海湖舰由此荣立集体二等功。

2016年12月,舰长刘永新率领满载排水量只有2万多吨的洪湖舰参加了第25批护航,航时208天,航程达37000多海里,横渡了印度洋、太平洋,顺访了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新西兰、瓦努阿图等国。这要搁在20年前,没准可以再集体立功一次,但在2017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次年度例行的远洋护航任务。

当你不够强大时,很小的事就会变成很大的事;当你足够强大时,很大的事就会变成了很小很小的事——这就是人民海军成长壮大的辩证法。

刘永新无疑是这个“辩证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

强军不在别处,就在你身边

在刘永新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一家四口的全家福照片。

照片中,大女儿像爸爸,小女儿像妈妈。刘永新说,大女儿出生时他在身边,但小女儿出生、满月、满周岁他都没能在身边。

后来有人告诉他说,孩子出生时,第一眼见到谁就像谁。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却点在了刘永新内心最柔软处。

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人民海军的航迹就延伸到哪里。现在每一年出海时间都在200多天以上,承担着繁忙的维护祖国主权和安全的任务。刘永新说,每年的假分3次休还休不完,常常因紧急任务被临时召回……

刘永新坦言,自己对家庭照顾得太少,家里两个孩子都是妻子一个人带大的。一想到这,心里就会酸酸的。

在副团的位置上,刘永新一干就干了7年。期间,有人劝他,既然晋升无望,不如早日转业回家。每当有转业想法时,刘永新就会用母亲说过的那句话来给自己鼓励:“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在某作战支援舰支队,刘永新是干过不同类型舰艇最多的舰长之一。他在新型护卫舰驱逐舰干过,也在测量船、油船、登陆舰、拖船、交通艇等舰船上干过,既担任过部门长、船长、舰长,也当过业务长和教练船长,称得上是一个多面手。

洪湖舰是国产的新型综合补给舰,刘永新把这艘舰从造船厂接出来之后,经过短短一年的训练就形成了战斗力。正干得风生水起时,一纸调令又把他调到了青海湖舰。

青海湖舰是某作战支援舰支队的明星舰,曾经在人民海军的历史上写下了华丽的篇章。服役了20多年,青海湖舰与新入列的我国新型综合补给舰相比,无论是满载排水量,还是舰上的动力和设备,都显得有些陈旧了。

部队进行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青海湖舰的编制在去年也大幅压缩。

性格决定命运。当支队领导找到刘永新谈话时,他义无反顾地表示“既然党委让咱干,咱就把工作干好”。担任青海湖舰舰长后,刘永新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舰上的各项工作推向了正轨。

视野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站在停泊在三亚某军港的青海湖舰上,眺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刘永新还在继续着自己“能跑多远就跑多远”的航程。

1 2 3

责任编辑:李煊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