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专家”胡振华。张雪松 摄
个头一米七五,高鼻梁,大眼睛,言语不多,身材瘦中透着精干,这就是胡振华给人的第一印象。入伍13年,完成80余次重大供电保障任务,排出大小设备故障200余起,他是官兵眼里名符其实的“供电专家”。
“学一门技术,建功军营。”是胡振华2006年刚入伍时的想法,经过三个月新兵连后,梦想变为现实,胡振华被分配到了该部营房管理所供电保障岗位,这一干,就是13年。
理想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对于学历不高、刚走上电工岗位的胡振华来说,面对书本上奇形怪状的专业符号和变电所各式各样的供电设备,他也曾犯过难。“想要学懂弄通电工这门专业,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勤奋刻苦一条路。”老班长的一番指点让他找到了学习的方法。面对困难,胡振华像拧紧的发条一样啃食专业书籍、弄懂设备性能、熟记保障流程、钻研疑难问题、撰写学习笔记……一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头。苦心人,天不负,很快胡振华就从一名“技术小白”成长为电工专业的“行家里手”,还练就了一身“望、闻、听”的过硬本领。
2013年6月,某重大任务开始前两个小时,胡振华带队巡线检查,进行最后确认。在经过高压分接箱时,一股异常而又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不好,高压分接箱有问题”,胡振华从气味中辨别出了异常。班组人员迅速打开分接箱,经过胡振华的细致检查,果不其然,绝缘子发生击穿放电,电火花若隐若现,如不及时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胡振华立即行动,一边紧急向上级汇报情况,一边组织应急抢修,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执行任务的时间越来越近。最终,胡振华凭借熟练的专业技能,在任务开始前20分钟成功将问题隐患排除,为重大任务圆满完成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那年,胡振华因此荣立个人三等功,“供电专家”的称呼也慢慢传开。
任务前胡振华仔细检查供电设备状态。张雪松 摄
谁家的灯坏了、电停了,只要给他打一个电话,无论多晚,得到的永远是那句让人无比踏实的“没问题,我们马上到!”一次,单位8号公寓楼夜里12点左右突然停电,胡振华接到命令后,立即赶赴现场,为不影响住户第二天正常用电,他决定连夜进行抢修。“故障不过夜”是胡振华所在单位的保障承诺,也是他关键时刻的履职践诺。夜间抢修相比白天要困难的多,在战友微弱的手电光线中,他节点一个一个地看,参数一个一个地测,电缆一米一米地查,通过近4个多小时的抢修作业,故障成功排除。
胡振华技术过硬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学习。只要在“电”这方面有什么新知识,他都要第一时间去学习,学来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战友,用他的话说,“指头硬不算硬,拳头硬才是真过硬”。2015年胡振华全程参与单位变电所改造,面对全新的设备、全新的操作流程,为帮助战友们尽快熟悉这套设备,他专门主持编写了《高压电站值班指南》和《电工作业指导书》等操作手册,还根据电工作业的实际情况创建了一套供电巡视方法,填补了单位这方面的空白,提升了任务供电保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近年来,胡振华先后培养出业务骨干20余人,有8人获得2本以上职业资格等级证书,5人获上级电工比武奖项,所带班级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
“只要你热爱一行,肯付出辛苦,并且多动脑子,你就能取得成功。”13年来,胡振华先后考取国家高压进网作业许可证、高压特种操作证、高压调度证、高级电工证等多种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多次获军级单位电工专业技能比武第一名,3次被评为“优秀士兵”,1次被评为“优秀士兵标兵”,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二等奖1次,2019年被该部评为首届“刀锋战士”。
首届“刀锋战士”颁奖现场,胡振华的父亲和儿子与他同享荣光。张雪松 摄
“密如蛛网的电线,恰似营区的一根根血管;持续不断的电流,就是血管中的血液。他以忠诚、坚定与执着,让血液涌流不息,也让自己奋斗不止。”在该部首届“刀锋战士”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问他成功秘诀是啥,一向不爱说话的胡振华腼腆地说:“哪有啥秘诀,干一行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精一行,这样才能对得起这身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