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许昌市分公司用杨根思部队的“三个不相信”精神激励员工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付晓飞摄
地方都在学习老连队的战斗精神,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个旅的战斗口号,在驻地多家单位叫响,官兵们如何看待这一现象?面对记者的提问,警卫勤务连中士董鹏杰讲述了一段经历——
有一次,董鹏杰周末请假外出,路过西关街道办事处,当看到“三个不相信”口号被做成标语悬挂于办公楼,一股强烈的职业自豪感涌上他的心头。
董鹏杰特意拍照发了朋友圈,并写下了“我为英雄的‘三个不相信’精神而自豪”这句话,引来纷纷点赞。
事后,董鹏杰与其他战友交流,发现大家都看到过“三个不相信”的标语。大家越讨论越激动,引起了连队指导员齐琴的关注。结合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齐琴认为这一现象本身就是鲜活的教育素材。
齐琴将官兵收集到的“三个不相信”标语照片,以及地方干部群众来旅史馆参观的视频,在教育课上向连队官兵一一展示。
看到官兵们若有所思,齐琴动情地说:“大家可以看到,驻地各界都在学习‘三个不相信’精神。作为杨根思部队的一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好、传承好革命前辈的战斗精神呢?”
来参观学习的单位越多,这个旅官兵越发感到“三个不相信”精神的可贵,越是感到传承红色基因的紧迫感。
当驻地各单位热火朝天地学习“三个不相信”精神时,该旅政委练伟脑子里却思考一个问题:我军30多年没打过仗,绝大多数官兵没有参战经历,缺少对战火硝烟的亲身感受。过去我们是“钢少气多”,现在我们“钢”多了,“气”还足吗?我们的英雄气概还有多少?
困难越多,斗志越高;挑战越大,干劲越足;对手越强,拼得越凶。来到“杨根思连”,记者从连队官兵身上感受到了一股血性虎气。
今年年初,“杨根思连”四级军士长李代兵在车组极限驾驶中,因路途颠簸不慎划破胳膊,他忍着剧痛完成火炮射击,代表连队取得优异成绩,直到车辆返回才包扎伤口。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凭着这股韧劲,李代兵参加军事训练等级考评,考取全旅唯一一个步战车特级射手。紧接着,他代表连队在参加“铁甲奇兵-2019”比武竞赛中荣获“优胜战斗车组”。
去年12月,该旅组建“精武-2018”比武竞赛参赛班。临行前,连长杨峰带着大家特意来到“杨根思连”荣誉室,在老连长杨根思的雕塑前,立下铮铮誓言。
上等兵王鑫在参加夜间侦察课目考核时,不小心摔倒在泥坑。短暂的昏迷后,他迅速爬了起来。“决不能给班组拖后腿,不相信到不了终点。”王鑫将疼痛抛于脑后,坚持完成比赛,直到考核结束才处理伤口。
比武中,王鑫和队友一起全程超负荷作业36个小时,负重行军60余公里,在恶劣天气下,展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军人的血性与担当,成绩最终名列前茅。
官兵们特别珍惜“杨根思连”这张闪亮的名片,谁对这张名片提出质疑,他们一准儿跟谁急。
2014年3月,上等兵牟元凯被选拔参加旅教导队集训。摸底考核时,牟元凯成绩并不理想。这时,有个别官兵开玩笑地说:“‘杨根思连’的兵也不过如此。”
“‘杨根思连’的兵到底怎么样,咱们走着瞧!”集训期间,除了每天与其他队员一起参加“魔鬼”式训练外,牟元凯一有时间就给自己偷偷加码。由于训练强度太大,他患上了骨膜炎,医生建议他至少休息一个月。可牟元凯却坚持留在训练场……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结业7项考核,牟元凯一举拿下6项第一,以总成绩第一的成绩荣获“优秀学员”。返回连队,牟元凯专门来到荣誉室杨根思画像前,向老连长报告:“这次集训,我没给连旗抹黑!”
每次执行重大任务前,面对杨根思雕像宣誓,完成任务后向老连长报告,是连队长期坚持的好传统。这样的传统还有很多——每逢新干部到任、新兵下连,他们先要观看电影《杨根思》、阅读书籍《特级英雄杨根思》、瞻仰杨根思雕像;每晚点名点到“杨根思”时,全连官兵齐声答“到”……
日积月累,尊崇英雄、珍视荣誉的火焰被点燃。当战斗英雄、做强军标兵,成为每名“杨根思连”官兵的共同追求。
“今天,由‘三个不相信’浸润的英雄文化,已经植入一代代英雄传人的血脉,英雄气概正在每一个人身上激荡。”练伟认为,“在老连长精神的感召下,‘杨根思连’的每一名官兵时刻保持冲锋的姿态。”
一句口号感动一座城市,一种精神激励一支部队。近年来,正是靠着“三个不相信”精神,这个旅参加上级比武连续摘金夺银。在今年年初上级组织的参谋集训中,该旅6名参训选手5人进入前十,总评取得了单位综合成绩第一、5个单课目第一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