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除夕夜听令出征、驰援武汉以来,我已参与战“疫”40天,也在“红区”工作了40天。
所谓“红区”,就是新冠肺炎患者隔离病房。在这里,我经历了生离死别,也经历了爱的传递。我们全力治愈患者,患者也用爱激励我们。每一天,“红区”里都有温馨的故事发生。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我们全力治愈患者,患者用爱激励我们”
■火神山医院感染一科一病区护士 唐杰
自除夕夜听令出征、驰援武汉以来,我已参与战“疫”40天,也在“红区”工作了40天。
所谓“红区”,就是新冠肺炎患者隔离病房。在这里,我经历了生离死别,也经历了爱的传递。我们全力治愈患者,患者也用爱激励我们。每一天,“红区”里都有温馨的故事发生。
2月19日那天,我如往常一样在“红区”值班。身着三级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穿梭于病房内,询问患者病史、进行医疗救治、协助生活护理,一切井然有序。
入夜,紧张了一天的“红区”慢慢平静下来,有的患者在病房里看电视,有的与亲人视频。一位战友提出,咱们平时穿戴密不透风的全身防护服,与患者交流比较吃力,何不趁这个机会,请他们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呢?
我们拿出纸笔,写下“请问您最想说点什么”“您有什么要求”等,而后分发给患者。他们纷纷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心声:“感谢亲人解放军,你们辛苦了”“愿我们都早日走出‘红区’”……
一句句感谢,一个个祝福,每个字都让人心里暖暖的。我想,这些“红区”的“访客”们,一定是在这里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才能写出这般温暖的文字,有专业医护人员在他们身边,他们是安心的。我们在这里不仅治疗他们身体上的病痛,还激发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想武汉下雪的那天,我发现39床的患者王叔叔心情不好,便主动上前跟他搭话。年过六旬的他,拉着我直掉眼泪。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安慰,想起他喜欢写字,就找来纸笔,说:“王叔,你送我一幅字吧。”“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他一气呵成写下了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感觉这首词特别应景。
在“红区”这样特殊的病房里,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相约笑着走出去。
(张旭航、王俊康、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大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