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迎人“北京古都系列”黑白油画作品赏析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彭俐 发布:2016-06-07 17:42:38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油画《今日胡同》

北京的胡同,是一个历史文化载体。它曾经整洁而又静谧,虽不宽阔却有足够的活动空间。然而,今天它有点儿不堪重负,被无情的外力胁迫与挤压,乃至有些扭曲、变形。画家田迎人的黑白油画《今日胡同》,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这种胡同的局促与尴尬。

胡同,这么快就变得时尚,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童年的记忆随着建筑物的消失与改建,也一并模糊一片。那么,这座古老城市的记忆又怎样呢,我们实在不愿意再去多想。徜徉在胡同与胡同之间,我们所到之处,所见之物,似曾相识,又仿佛陌生,几至前所未遇。

画中,胡同口的小店儿,门帘不土不洋,不中不西。房顶上铺的残破瓦片都是老物件,而落地式的玻璃窗与拉门又都是新玩意儿。两个轱辘的自行车与四个轱辘的小汽车,一左一右,明显地分庭抗礼。再往胡同深处一觑,迷你型轿车的身影依稀可见。唯有零散的树木还属于原生态的景观。

你看,这是胡同的一角吗?

没错。这就是我们今日居住的胡同的一隅。

但是,我要说,这胡同给我们的印象有些滑稽。你要说它不是胡同吧,委屈了它;你要说它是胡同吧,又别扭了自己。它给我的感觉是不伦不类,就如同清朝梳着大辫子的国人头戴西洋礼帽的那副样子。是谁,让我们的胡同变成了这副样子?!半个身子停留在19世纪末,半个身子跨进了21世纪初,真让人无可奈何,哭笑不得。

田画家还算是手下留情,她没有将列队接受检阅一样的汽车们完完整整的再现,而只是让它们扭扭捏捏地露出了各自的侧面,从而没有让读者误以为这幅画的主题是——胡同车展。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一条胡同不在日复一日地举办胡同车展呢,因为四合院建筑根本就没有停车位的计划与考虑。

胡同错车,是我们今天常见的一种交通现象,可谓一桩带有时代色彩的新鲜事物。每当此时,对于行人来说,最聪明而又安全的办法,就是像“二战”影片中接受枪决审判的犯人一样,贴墙而立,且在身体和墙壁之间,不能留有一丝缝隙。否则,这种躲避车辆的姿势的效果归零。

看到田画家有关胡同题材的黑白油画,一幅幅作品亲切、生动、细腻、传神、情动于中,感人至深,那么,你一定会以为画家本人是在胡同中长大,至少曾经长期在胡同中居住、生活,因而十分熟悉胡同,热爱胡同。错!田画家的生活经历与胡同无关,用现在时髦的话说,甚至连一两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为什么画家,能够画出与他本人生活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景物的神韵和灵魂来呢?

——这就是艺术家的本事。

艺术家,有能力把他第一次见到的景物、人物、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灵魂属性,一下子抓住,如同刺客有本事一见他的“猎物”就一击致命,一剑封喉。

举个例子。杜甫诗《望岳》尽人皆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孩儿会诵。而世世代代居住在五岳之首——泰山脚下的人,何止万千,按理说,他们才最熟悉、最了解、最懂得泰山才对,而不该是那位远道而来、与此山只有一面之交的杜甫。然而,艺术家是这个地球上的超人,直觉上的超人。他们能够做到常人所不能做到——所到即故乡,所遇即亲人。

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哲学代表人物爱默生曾说:“世界将其自身缩小为一滴露水”。

1 2 3 4 5 6 7 8

责任编辑:宣琦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