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师田世光的花鸟世界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沉石 发布:2016-09-14 18:45:53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中央美院坐落北京花家地,那里的建筑就是艺术想象的空间。我岳母的房子与美院紧靠,她是美术老师。而我住在那里写过小说《女刑警》,也常常步入美院,看老师素描画画。而中央美院的展览馆矗立在东南一角,我看过许多展览。 

然而,田世光先生百年画花鸟精品展让我有些神魂陶醉。好友北京晚报高编赵李红发给我田世光先生作品,我兴奋之际,约上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美术师书法家汪德龙与我一起来分享大师花鸟作品。

田世光先生是正宗的北京本土画家,更是中国本土画家,他的传奇之处,为北京故宫美术作品作出过贡献。1937年,为了防止日军抢盗故宫文物,在故宫文物迁移的背景下,组成了田世光、周肇祥、张大千等35名画家开始了第一批研究故宫各时期的画作研究,并专心研画,以传承下去。

田添(左)与作者沉石

当我走入美院展厅时,田世光先生的孙子田添在迎接我们,这是赵李红特别安排的,让我更加兴奋。我在田添的身上仿佛看到了田世光先生的影子。田添继承了爷爷绘画的传统,是美术编辑和著名的画家。

  

在田世光先生一幅幅画作前,田添讲了爷爷背后的故事。田世光先生是第一期故宫研究员,其他人走了,他留下继续办班,传承花鸟画技法。解放初期,徐悲鸿创办美院,有一派总觉得花鸟画不成大幅作品,王世光创作了丈二尺的巨幅花鸟,让徐悲鸿感动,与王世光深谈不己。田世光在中央美院教学至到他去世。田添一边指着那幅巨幅作品,边讲边流露出一种自豪。

1983年,田世光先生应邀为中南海紫光阁创作巨幅花鸟画作《春晖》,时年67岁。

 

在田世光花鸟画前,我找到1973年的作品,边看边聊些自己的感受,田先生的松枝是干墨,细针叶,是明清时的古画法,鸟却是小写意,山水则是淡描式写意,把留白处巧妙与云雾结合。田添很吃惊,问我为什么对田先生画那么熟悉?我说,中学时是看田先生画学画的。

我中学就仿学田世光的花鸟,印象极深。1977年高考,第一志愿中央美院,我在武汉美校参加考试两天,第一关素描与作品,我画柳枝画鸟,得高分,第二关考试美术设计,是为手绢设计,我还画花鸟,落榜了。画家没当上,当了作家。田添听后也乐了,与我又增加了一层感情,我看到他的笑脸,似乎从画作中听到了田世光先生的心声。

田世光的花鸟画有明清的传统,又有现实的融合,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我知道,先生画的鸟类很多,有画鸟作寿的,有画鸟喜庆的。田添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周恩来总理出访阿尔巴尼亚,让田先生画幅花鸟作品,田先生画了一幅鹆鴒图,其意是象征团结的。花鸟有美意,更有雅致情趣。我站在田世光先生像前,与他孙子田添握手相约,到他画室品画品茶,品人生。等我退休了,有空闲再拿起笔跟田添学画,画出田世光先生的风骨和精神。

《节日的花朵》 65×97cm 纸本设色 1965年 中国美术馆藏

 《英姿万古》 183×137.5cm 纸本设色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白鹇》127x360cm 纸本设色 1984年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藏

责任编辑:宣琦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