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演中生命搜救小组快速赶往“滑坡”核心区搜救。涂敦法摄影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灾情发生后,交通部队领命组建武警交通救援大队实施跨国救援,这次重磅亮相,不仅创下了交通部队历史上多个第一次,也让全国人民看到了部队所展示的大国力量和担当。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任务中,科技成为最大功勋。在中断长达百余公里的中尼公路上执行抢通任务,灾情获取是难题、通信指挥是难题、装备投送是难题、战法运用是难题,就是在这么多挑战的压力下,交通部队首次依托无人机开展灾情侦察和航测,首次依托无线网、卫星网,实现跨国通信保障全时通、动中通、全域通,首次采取军民融合战略就近调用大型抢险装备……
“一场大仗让我们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也看到了诸多不足。”指挥部司令员傅凌介绍说,胜仗过后,他们第一时间组织反思式总结,尤其是针对指挥控制、信息化建设、装备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如何与我国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接轨,展开了激烈讨论,并进一步确立了以“科技带动跨越发展,融合促进弯道超车”的发展思路。
进步慢了就是退步。指挥部党委清楚地知道,要想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决不能坐等科技,依赖花钱搞发展,必须要以坐不住、等不得的干劲,动员一切力量和积极因素,迫不及待谋创新。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抓科技创新,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有利的创新环境,高效的创新体制,活跃的创新队伍。在指挥部科技委牵头下,按照“科研课题从部队需求中寻找、科研平台在训练场上搭建、科研成果到战场上检验”的要求,他们构建了“研究所+科研小组+企业”的创新平台,通过科研与基层协同,科研与任务接轨,第一批14项研究成果在抢险实战中得到检验和运用。
课题要能解决难题,成果要能转化战果。2016年,由武警交通部队主持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道路应急抢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获科技部批复立项,实现了交通部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29家军地单位252名技术骨干参与研究攻关,依托该项目交通部队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部队加快转型发展、走“科技强军”之路提供了重要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