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阵线上的亲情守望
■中国军网记者马嘉隆 通讯员彭振纲 邓梅莲
一场疫情,阻断了千万个家庭相聚的脚步。这个春节,虽然许多对母子相离、夫妻遥望,但他们还是在同一座城市中心连心、肩并肩,将思念之情转化为战胜病魔的动力,在抗疫一线奋勇前行,一切,为了一个不再有伤痛和离别的春天……
有一种母爱叫“遥祝”
2月5日,女儿两岁生日,鏖战在发热诊区的医生胡芳挤出休息时间发了一条祝福的朋友圈:“虽然妈妈没有办法陪你过生日,还是要祝你生日快乐,永远健康快乐!!!”短短一句话,三个感叹号,胡芳将自己的思念一吐为快。
胡芳(右二)与同事交流病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自1月7日调往发热病区后,胡芳就再也没见过女儿。发热病人一夜间涌来,住满了病区,胡芳和大家一道开始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天雷打不动的两次查房,是胡芳最难忘的时刻,因为这会儿她与病人离得最近。特别是在给患者查体时,体量瘦小的她几乎快要贴到患者的背,饮食、睡眠、大小便等细节问题要俯下身子挨个慢慢问,末了还笑着跟患者寒暄,说些鼓励的话。一趟下来,胡芳说话都得带着小喘气儿,脸上的汗顺着防护服滴到了嘴里,又咸又涩。
“每次脱掉防护服,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这是胡芳的感受,但再大的艰辛,在治愈患者的喜悦面前也算不了什么。一位年轻妈妈因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入院,一度虚弱到突然晕倒在卫生间,并被下了病危通知。在家人都要放弃的情况下,胡芳和战友们日夜守候,时刻关注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懈的努力,这名年轻的妈妈康复出院。那天,胡芳翻出手机里女儿的照片,狠狠地亲了好几下。她想着:患者的孩子又有妈妈了!鏖战的艰辛与治愈的喜悦就这样交织在胡芳的心里。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身为医生的胡芳比寻常的母亲更多了一份责任和一点勇敢。在她的身后,除了家里等待着团聚的孩子,还有着无数对母子,在这场病毒面前,他们休戚与共。
有一种父爱叫“言传”
这是抗击疫情中的一天,已过午时,发热门诊内依旧挤满了前来就诊的病患,一名年轻军医不时的用力摆摆头,甩甩护目镜里雾气凝成的水珠。他叫李奕博,已经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连续工作了5个小时,却依然在诊室里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着病情,不时的说着宽慰和鼓励的话。
李奕博在查看患者恢复情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疫情一发生,我就和父亲就这个病进行过交流,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普遍都很恐慌,我们在接诊时多做一些心理上的护理,是很有必要的。”提起自己的父亲,李奕博眼里满是骄傲。这名先后参加过98抗洪抢险、03抗击非典、5.12抗震救灾的老军医,在疫情发生后,时刻关注着抗疫前线战况,与儿子分享自己的经验。
生日那天,李奕博在前往抗疫一线的请战书上按下了指印。他的父亲得知后,欣慰地祝贺道:“你这个生日有意义。”
这些年,父子二人各自奔忙在自己的战线上,鲜有交集。这次请战前往疫线,是李奕博感觉和父亲离得最近的一次。“像父亲一样去战斗!”是他从小的梦想,现在正在成为现实。
李奕博在查看患者恢复情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有一种战斗叫“并肩”
在医院汉口院区车场,满载着来自各地爱心物资的货车缓缓驶来,一群来自院区各岗位的志愿者们自发排好队,接力搬运物资。很快,队伍里一名面生的年轻小伙引起了大伙儿的注意,他专挑重的抬,尽挑重的搬,冬日里的汗水淌得如同六月天。“这孩子是谁呀?”小伙子爽朗地回应:“我叫陈天奇。”
陈天奇的父亲陈小强,是一名有着30余年党龄的皮肤科军医,疫情爆发后,虽积极请战,却未能调配一线,但这名习惯了冲锋的老将,看着彻夜灯火通明的办公大楼、不舍昼夜奔忙冲刺的一线战友,怎么都坐不住,当晚便再次请愿,主动受领消杀任务。
志愿者突击队搬运物资(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看着父亲带着一群年轻的战士,每天背着25公斤的消杀喷洒壶,来来回回忙碌在院区的各个角落,放假在家的儿子也坐不住了。“不能上一线救人,那就尽我所能做一些对抗击疫情有帮助的事。”陈天奇随即加入院区志愿者突击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救援物资一到,便第一时间去“抢活”。他知道,虽然队里有225名志愿者,但大多数都是院区里的医生、护士,他多干一点,就能为他们省出更多救人和休息的时间。
忙起来时,父子俩人很少交流,但是一种血脉相连的使命感让他们迈出了同样的步伐,在这片无声战斗的土地上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