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正文
决战龙头山
——武警云南总队参加昭通鲁甸“8.03”地震救援纪实  (组图:)

作者:孙国 邹清明 李善明      来源:中国军网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6日14:11

空地协同。

  第一时间医疗救助

  大的灾难不但会对人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摧残和伤害,而且会给人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创伤。此时,白衣天使尤其是军中的白衣天使就显得尤为可贵。

  8月3日17时许,总队医院院长马军波迅速从普外科、骨外科、手术科、心理咨询科等科室抽组30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医疗队携带便携式B超、X光机、无影灯、麻醉机等救治设备和各类药品,紧急奔赴鲁甸灾区。

  8月4日上午7时许,医疗队星夜兼程,经过12个多小时长途奔波,赶到了受灾最严重的鲁甸县坪子村。因地震导致道路中断,车辆无法通行,官兵们只得背上几十斤种的药品器材翻山越岭,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徒步向伤员较为集中的龙头山镇小学开进。

  此刻,官兵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一分钟到达,就有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刚穿过一个滑坡地带,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坐在坍塌的道路边,看到救援人员时,老人泪流满面,激动地说:“子弟兵来了!亲人来了!”院长马军波发现老人呼吸急促,手不停颤抖,经测量发现血压达到160/100。他迅速安排队员帮助老人服下降压药物,经过检查,老人没有其他方面的伤情,匆匆把老人安排在相对平缓安全的地方,带领队员继续赶路。

  “快救救我妈!”在龙头山镇小学,胡约翰还没放下等医疗器材,一位老大伯就背着满头白发的老大娘匆匆赶来。小胡赶紧扶下老大娘询问病情,检查身体。老大娘80多岁了,因地震时在家门口歇凉,被倒塌房屋的瓦片砸伤右腿,又喝了不干净的水,导致呼吸道发炎,还伴有腹胀、腹泻等症状,痛苦地呻吟着。胡约翰忙为老人服药、擦洗、敷药。“以前也是武警官兵把我从洪水中救起来,这次又是你们救了我老伴的命,你们真是活菩萨!”老大伯流着泪一个劲道谢作揖。

  尽管官兵们一夜未眠,徒步行进,翻山越岭,疲惫交加,但看到灾情的严重,乡情的伤情,官兵们困意顿消,心中想的是如何救治更多的伤员,直至8月4日14是20分,救援官兵已经是连续7个多小时滴水未进。这时,家住迎坪村雷家坪子的13岁男孩李启雨被亲属送来,昏迷不醒。“有人昏迷了,快来呀!”医务处李永光副主任及时上前查诊,发现是颅内损伤,当即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脱水等对症处理,并及时向院领导报告。很快,李启雨被直升机转送医院救治。

  “医生!医生!快来呀,这里有个人快不行了。”在龙泉社区,村民看到武警医疗战士赶来,急忙呼救。官兵产循声而去,只见25岁的刘远文倒在地上痛苦呻吟,头部多处受伤鲜血直流。医护人员立即上前给他进行了伤口清创包扎治疗,及时控制住了刘远文的病情。

  “武警同志,快,救人呐!”8月4日上午8时,总队医疗小分队从龙头山镇赶往翠屏村巡诊时,一名30多岁的男子嘶声呼喊着大家。曲靖支队卫生队长夏斌连忙上前查看,只见一名大约60多岁的女性老人躺在地上,头部右侧已经被鲜血染湿。经询诊,伤者是因地震时被落石砸伤颅脑外部,伤口足足有3厘米长。

  “快拿药箱,马上对伤口进行消毒,准备缝合。”夏斌喊道。事不宜迟,夏斌立马和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对伤者进行了救治。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消毒、缝合、包扎,伤口终于处理完毕。但由于伤者失血过多,年龄偏大,身体过于虚弱,必须到专业的医疗点观察救治,于是,官兵们轮流抬着老大娘走了3个多小时山路,将伤者送到了镇上的医疗点住院观察。后经了解,次日已转危为安的69岁文翠仙若再晚到一步,流血过多,后果将不堪设想。

  “孩子,孩子!医生,快来医生,我的孩子不行了,快救救她啊!”8月5日上午,在救护站里,一位妇女看到女儿王玉凤突然晕了过去,便撕心裂肺地哭喊起来。这对母女来自八宝山村,孩子的父亲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女孩在地震中身上多处受伤,母亲背着她走了40多公里山路才来到医疗点。

  “不要着急,小孩只是暂时性晕厥,并没有生命危险,我们会尽力抢救的。”曲靖支队卫生队医生张伟鹏进行简单观察过后,安慰着王玉凤的母亲。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王玉凤身上的伤口全部包扎完毕,并输入了葡萄糖等营养液缓解其因过于饥饿、劳累造成的低血糖,使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看着转为为安的孩子,王玉凤的母亲扑通一下跪在医疗队官兵面前说:“谢谢你们,孩子他爹走了,孩子再有个三长两短,我可真没法活了,你们真是在世的活菩萨、救世主呀。”

  8月5日,医疗队在鲁甸灾区开设了首个灾后心理工作服务点,为灾区群众提供心理援助,与灾区群众手拉手、心贴心,抚慰灾民受伤的心,帮他们驱散心中阴霾,重拾重建家园的信心,让灾区群众心中充满阳光。

  院长马军波介绍,医疗队专门配备了3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在灾后第一时间为救灾官兵和灾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针对灾后易出现的抑郁、孤独、恐惧、烦躁、愤怒、焦虑、睡眠质量下降、身体不适等不良症状开展心理援助。

  从地震废墟走出的幸存者目睹了地震的惨烈,眼见亲人的生命被灾难吞噬,身体的伤痛和心里的伤痛极易产生惊慌、悲痛、恐惧、烦操、焦虑、睡眠质量下降、身体不适等不良症状。总队心理服务队官兵对头山镇小学灾民安置点进行了创伤后应急障碍自评量表(PCL-C)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轻度心理障碍为32%,中度心理障碍为47%,重度心理障碍为21%。作为此次心理救援小组组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晓斌,更加清楚地震灾害对人们的心理创伤甚至超过地震本身的残酷,心理干预和治疗介入越早,效果越好。

  “亲人已逝,家人需助,我们应该坚强面对。要坚信,有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有人民军队的救援支持,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重建家园。”5日上午,心理服务组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晓斌在救援现场,帮助刚刚从废墟中刨除、头上仍在流血的龙泉村村民刘远林包扎伤口时安慰道。

  “叔叔,我害怕!我总感到地面在摇动,不敢进帐篷,3天了,想睡又睡不着……”家住龙泉村的一个六岁女孩马曦在龙头山镇小学的武警医疗、心理救助站,周晓斌一边拉着小曦的手,一边告诉他:现在安全了,有我们陪伴着你,并顺手指向他的爷爷说道:“你看,爷爷的伤已经包扎,过几天就好了。”周晓斌又告诉小曦把想说的都说出来开,把恐惧葬在心里,时间长了,就会转化为心理疾病,就会有好多的不开心。小曦断断续续的回忆,揭开了她那颗自闭了3天的童心。

  小曦的父母常年都在四川打工,由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地震发生时,爷爷奶奶都在田地里干农活,瞬间的地动山摇吓坏了这个六岁的小曦,她一边哭喊着找妈妈,一边没有方向地找爷爷。回到家里,房屋垮塌,几天来,她就一直想着爸爸妈妈在哪里。

  “小曦是因为长期远离父母,缺乏安全感,我们必须要多用亲人般的爱去抚摸这个幼小的心灵。”了解到小曦的情况,周晓斌医师主动跟进,制定详细的心理危机干预对策,先后4次跟踪心理干预,小曦的情绪逐渐好转,会跟小朋友在帐篷中玩了。

  8月8日,当得知是小曦的生日时,周晓兵和她的班主任商量,多方努力找来了小曦的8个同班同学,为她在帐篷里过了一个特殊生日。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关爱,终于使小曦露出了久违的笑脸,逢人就讲:“周叔叔对人真好,就像爸爸一样”。

  在龙头山镇灾民安置点,闷热的高温天气,几个孩子在帐篷里满头大汗,苦楚的脸上写满了他们对生活的无奈,好端端的家说没就没了,亲人又失踪了,加上帐篷周边不时有其他小孩子哭闹,孩子们情绪异常悲戚低落,时不时会偷偷地躲在帐篷的角落里哭。

  “孩子们,不用担心,有阿姨在!”总队医院心理救援服务站副组长徐焱鹂上前安慰道。

  “我要爸爸妈妈…..”说着孩子们更哭的烈害。徐焱鹂急忙让队友把孩子们搂在怀里,抚摸着他们的头,擦拭他们的汗和泪水,给他们水果和饼干吃。待孩子们的心情稍微平静后,她主动邀请孩子们一起做互动游戏,爱玩的孩子们露出好奇又好玩的天性。她把孩子们带到阴凉的树荫下,一起做了“破冰之旅——自我介绍”、“大风吹、小风吹”、相互按摩、心有千千结四个游戏。游戏做完,孩子们脸上纷纷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问道“阿姨,你会经常陪我们玩吗?”

  “会呀!我们大家还要在一起玩呢。”徐焱鹂说。“利用团体游戏能激发灾区孩子对今后美好生活期望的正能量,能让人的心情豁达开朗。”

  为防止山体滑坡、泥石流、传染病等次生灾区对灾区人民和救灾官兵造成更大的伤害,医疗队多线出击做好灾区的伤员救治和疾病防疫工作。在龙头山镇小学救治点,5名医生正在给的受灾群众诊治,他们耐心的给受灾群众看病,讲解灾后感冒、腹泻等疾病预防知识,并发放药品。2名医生正在进行环境消毒。针对灾后极易发生疫情的实际,医护官兵主动当起卫生防疫人员,坚持每天3次对各救灾点进行卫生消毒,保证了灾区群众少生病、不染病。

  截止目前,总队医疗队设置医疗点12个,收治伤员744人次,救治运送伤员1632人,义务巡诊565人次,发放价值16.1万余元药品。

(责任编辑:赵阳)
相关图片

四川康定发生6.3级地震 灾区群众吃上热饭

四川康定发生6.3级地震 武警官兵通宵达旦奋战灾区

陆军第14集团军某炮兵团地震灾区抢救群众物资

第二炮兵救援队赶赴景谷地震重灾区援救

云南景谷6.6级地震

云南景谷地震 首支民兵救援分队驰援灾区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发生6.6级地震
成都军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00名官兵星夜驰援灾区

云南永善地震武警云南总队紧急开展救援

鲁甸地震的救援女兵

接力救援鲁甸地震中受伤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