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事摄影家>>周朝荣专栏>>摄影理论 >>正文
也说摆拍
来源:中国军事图片中心      作者:周朝荣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9日18:07

■链接


    邹健东(1915—2005),广东大埔县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35年参加革命,1938年赴福建参加新四军,1939年开始摄影工作。从1946年起先后任《华东画报》摄影记者、华东野战军新华社前线总分社摄影记者、新华社军分社摄影记者、《新华日报》摄影记者、新华社摄影部中央组记者、组长,广州军区新华分社编委和摄影组组长等,1976年离休。1988年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获文化部颁发的“造型艺术成就奖”。代表作有《敌人就在那里》、《百万雄师过大江》、《我送亲人过大江》、《占领总统府》等;出版有《邹健东摄影集》、《华东抗日解放战争摄影集》、《历史的踪影》等。

    综合素质

    知识结构

    邹健东高小肄业后在梅县一家照相馆当学徒,他从图书和杂志上学习到镜头、胶片的结构、光学成像原理、照片的漂染等知识,逐渐掌握了摄影技术。 照相馆常派他出去给人拍摄人像、婚礼和葬礼等等,使他的摄影技艺得以提高。同时,他借阅了许多进步书刊,从中了解、接受了一些革命道理,初步懂得了摄影的重要作用。参军后的8年时间,邹健东虽然没有照相机,但看到好的场景、感动人的场面和人物,就在头脑中按快门拍照。这些难得的积累,对他后来的摄影生涯起到很大的帮助。

    专业技能

    邹健东始终与人民和战士同甘苦。他深入到山东解放区的田头、街巷、集市去记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斗争;随参战部队转战鲁、豫、苏等省,拍摄了鲁南、莱芜、孟良崮、开封、淮海、渡江及解放南京等重大战役的大量珍贵的照片。多年的战斗摄影实践,锻炼了他的革命意志,提高了摄影技能。他在新闻现场,善于选择角度,取景、构图和把握拍摄时机,在真实的基础上,力求主题突出,立意鲜明,人物有个性、生动活泼,使画面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他的人物摄影朴素、自然、生动,有强烈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职业道德

    邹健东手中的相机始终忠诚地为党和人民服务。他敢于直言,敢于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遭受林彪、四人帮打击和迫害时,他爱憎更加分明,比以前更加关心政治,更加关心党和人民的未来。邹健东在业务上勤奋钻研、精益求精;在小事情上马马虎虎,有时甚至是心不在焉,可是一拿起照相机,就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几十年如一日。粉碎“四人帮”以后,虽然他已年过花甲,但他却以更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事业心,不辞辛苦地出外采访。

    创新能力

    邹健东最喜爱人物摄影,一贯追求作品思想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表现的统一。他拍摄的人物照,能抓住人物性格和内在气质特点,摄取人物的不同形态,体现人物的不同风格:有的质朴,有的洒脱,有的含蓄内在,有的热情奔放。例如他拍摄的陈云同志的照片,不仅表现了陈云神采奕奕的风采,而且表达了一个老革命家深沉思索的神韵,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弦。

(编辑:赵阳)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