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事摄影家>>周朝荣专栏>>摄影理论 >>正文
新时期军事摄影的创作走向
来源:中国军事图片中心      作者:解放军报记者周朝荣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0日11:16

《初次进入舞厅》 袁学军

    ●观念形态:从“传统”走向开放

    军事摄影有着优良的传统。这个传统,是一大批从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中,从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闯出来的军事摄影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极其简陋的摄影器材,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条件下,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结晶。这个传统的核心,就是战场纪实摄影,是中国革命历史和战争史的真实客观记录。今天我们看到的大量中国革命历史和军事历史图片,就是这些优良传统的影像载体。中国新生的摄影事业,就是在军事摄影的优良传统基石上成长和发展起来的。

    但是,这个好的传统没有能够一以贯之地继承下来。建国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展开以后,那种“急风暴雨”式的战争环境消失以后,军事摄影的优良传统受到冲击。全国的摄影艺术创作在刚刚开始百花齐放,繁荣发展不久,就受到“左”的干扰,走了一段弯路。特别是“文革”十年内乱,优良传统更是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摄影艺术成为少数野心家利用的工具。摄影为政治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成为当时的“时尚”。“左”的危害和十年内乱的灾难是深重的,它禁锢了我们的思想,僵化了我们思维。以致于改革开放多年后,相当一部分摄影人仍然固守着“左”的那一套而转不过弯来。

    受这种“左”的思维影响,在一段时期内,军事摄影的优良传统逐渐演变为两种片面的“传统”观念:一种是片面强调“主旋律”的意识,第二种是偏执的“严肃题材”意识。

    军队是一个特殊的武装集团,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因此,军队是最讲政治的,高度地与党保持一致,坚定地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自己的行动。军队的一举一动,都要按照高度的政治要求和“步调一致”、“高度集中统一”的铁的纪律来严格约束自己。正因为如此,军事摄影创作就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和浓烈的“纪律”烙印。带着这样客观的认识,我们就不难理解,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摄影艺术的春天到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创作手法、各种风格、各种流派异彩纷呈,带来了摄影创作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而此时的军事摄影发展却相对滞后,究其原因,观念形态的落后是其主要的根源。这一时期,军事摄影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意识仍然相对地“封闭”,创作安于现状,等待观望;创作题材单一,片面强调“突出主旋律”,而忽视了题材的“多样化”,甚至以“主旋律”来压制“多样化”。这种缺乏创新进取精神的思维习惯,必然导致军事摄影创作的相对滞后。

    另一种“传统”的框框是,相当一批军事摄影者偏执地认为,军队是一个特殊的武装集团,执行的是特殊的使命。军事摄影应该是一种“庄严郑重”的门类,是一个严肃的题材领域,不宜像其他类别的摄影创作那样实行无限制的开放。在创作中,片面地理解“严肃、崇高、高格调”等观念,人为地将军队生龙活虎的练兵场景和丰富多采的军营生活封闭起来,特别是将改革开放后军营融于大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戏剧性变化人为地封闭起来。

    这里值得特书一笔的是,80年代中期,一批军事摄影的老作者为我们解放思想,积极冲破“左”的束缚,拨乱反正,恢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创军事摄影的新局面,带了一个好头。他们或举办影展,或著书立说,从理论和实践上把“四人帮”颠倒了的优良传统恢复过来。在创作实践上,他们不仅大力恢复和发扬战争年代现场纪实的朴素摄影风格,而且面对改革开放的春风,积极探索摄影创作的新领域和新形式。

    80年代末到90年代,军事摄影“传统”的框框受到猛烈的冲击,创作活动全面地开放起来。1988年全国影展,军队作者冯建新的作品《无名小站》获得金奖。而这幅作品,在当时看来实在是算不上军队的重大事件或重大题材。获得全国影展的最高奖大大出乎军事摄影人的预料。从画面视觉要素分析,作品反映的是驻偏僻地区部队基层干部家属来队探亲,临走时军人与爱人和孩子依依不舍地告别的情景。这样的情景在基层部队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也实在是太平平常常了。然而,就是这极其平常和普通的告别情景,一旦以真实典型的瞬间浓缩在尺幅之中时,竟深深地震动和感染了人们的心灵。“相见时难别更难”的含义,在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十分形象而深刻的诠释。事实证明,军营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平常小景,并非不能反映重大的现实主题。相反,它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正是由于过去种种条条框框的禁锢,许多能够反映重大现实主题的平常小事、普通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因为我们的主观意识偏差,都被我们忽视了。

    如果说《无名小站》只是“传统”观念认为的“非重大题材”或“非典型人物”的话,那么,同在影展获银奖的袁学军的作品《初次进入舞厅》,就是对“传统”观念的巨大挑战。假设此作诞生在“左”的年代,不被戴上“歪曲军人形象”“给人民军队抹黑”的政治帽子才怪呢!虽然此时改革开放已经10年,就全国的形势来讲,政治气候日见宽松,民主气氛日见浓厚,人民群众的思想已经大大地开放和转变,但在军队内部,军人的意识形态依然相对的“封闭”。因此,《初次进入舞厅》在全国影展获得银奖,并最终为军事摄影领域接受,被广大官兵接受,就标志着军事摄影创作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作为军事摄影创作观念大开放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军事摄影领域思想和观念解放的速度更加迅捷,步子迈得更大。一大批表现军人训练、战斗生活另一面的作品,特别是挖掘军人心灵深处情感,反映军人丰富复杂心态的作品,大量涌现。虽然这批作品相当一部分还不成熟,像“军人进美容院美容”“表现新兵刚入伍时的种种呆板、傻冒”等作品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但这批作品的诞生作为军事摄影创作的某种探索,标志着军事摄影创作观念的开放,则是不容置疑的。

(编辑:赵阳)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