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芬老人花岗岩雕像。宋歆摄
记住,咱是中国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
邓玉芬老人已逝世多年,如今家中仅剩他的孙子任连国一家寥寥数口人。“如果几位长辈没有在抗战中牺牲,如今俺家应该是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任连国一声长叹。
任连国和奶奶一起生活了18年,老人的故事他可以讲几天几夜。随着他动情的述说,我们慢慢掀开历史的面纱,走近可亲可敬的邓玉芬老人。
“我奶奶1891年出生在密云县水泉峪村。幼年家境贫寒,因生活所迫,未满成年就嫁到张家坟村。婚后夫妻俩房无半间,地无一垄,只好借住在亲戚家,靠租种地主的几亩土地过活。”任连国感慨地说,“我奶奶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生性刚强,她不怕穷,不信命,相信只要儿孙满堂,总有过上好日子的那一天。正是怀着这种希望,她年复一年,含辛茹苦地拉扯起7个儿子。”
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破了邓玉芬质朴的愿望。密云县党史办调研员林振洪告诉记者,1933年5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塘沽协定》,轰轰烈烈的长城抗战,以中国失利而告终。自此,密云县被分割为3部分:密云大部与冀东其他21县被划为“非武装区”;密云西北部40多个村庄被划归伪“满洲国”;古北口地区被日军占据。“对密云人民来说,是整整12年的抗战!”林振洪说。
“我们的家乡被日本侵略军侵占后,划入伪‘满洲国’,从此坠入水深火热之中。”任连荣老人回忆说,“当时,村里的日子愈加艰难。为了糊口,邓玉芬三个大点儿的儿子只得离家外出打短工,夫妻俩也被迫带着几个小儿子离家,搬到张家坟村东南的猪头岭山上开荒度日。”
“在日伪统治下,生活上的困苦还在其次,最使人难以忍受的是,日本侵略者不但不许中国人使用中国的年号,还想强迫百姓忘掉自己是中国人。”任连荣老人说,“我三奶奶邓玉芬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特别有气节,她一次又一次地教育孩子们:儿呀,要记住,咱是中国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
密云县武装部部长王维民介绍,在抗日战争异常艰苦的情况下,我党在密云地区领导的边区政府,专门组织了少年儿童识字班,加强抗日救国方面的教育内容。边区政府用粗糙的草纸印制课本发给孩子们学习:“第一课,我是中国人;第二课,中国人就应该爱中国,日本无理打中国……”
这一字字、一句句,深深融进邓玉芬和她的孩子们心中。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拿起枪杆子打日本,才能有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