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岳振华。
惊天一击 用英勇果敢创造“世界之最”
岳振华1926年5月出生在河北省望都县一个农民家庭。他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时参军入伍。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英勇顽强,快速成长为一名初级指挥员。从那时起,他的双眼就与保卫祖国领空紧紧联系在一起。1952年4月,已是华北高炮某团副参谋长的岳振华随部队入朝作战,用落后的76.2毫米高射炮击落过敌战斗轰炸机、击伤过美制B-29重型轰炸机。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很快受到关注。上级把他送到沈阳防校指挥系深造,他不辜负党和人民培养,刻苦学习,很好地掌握了军事指挥理论。加上他经受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有先进的政治思想,29岁时就已成为全军高射炮兵装备最先进的第五一一团团长。
3年后,一纸调令将高炮团长岳振华接进北京西南郊长辛店秘密学习,并就任地空导弹兵第二营首任营长。从此,他的军旅生活与所有的亲人“隔离”,他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党和国家,个人传奇故事也由此开启。
今天,没有人关心高炮团长岳振华改任地空导弹营长后,如何和他的战友们熟练掌握从苏联进口的、当时绝对称得上高科技含量的先进武器装备的操作技能。但巧合的是,记者学的就是这个专业,对这套兵器的机械构造、电路设计和操作指挥十分了解,深感其时再先进的高炮,操作难度也绝不可能与之同日而语。难怪岳振华的战友宫长春几十年后评价他:“智高气勇!”聪明的岳振华,必定有一段艰苦的潜心钻研之旅。
能够制造传奇的人,总必有超越常人的付出。验证付出与回报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那是一个“惊天”的日子。1959年10月,为保卫国庆十周年纪念活动,刚刚组建的3个导弹营勉强在首都南面围了个圈,枕戈待旦、高度戒备。节后,一些干部开始轮休。7日一大早,岳振华见北京上空万里无云,能见度极高,脑子突然警惕起来:敌机会不会来侦察?随即,他通知部队严守岗位待命。果不其然,上午10时许,从台湾起飞一架美制RB-57D高空侦察机,由浙江温岭窜入大陆,向北飞行。上级判断要求二营做好战斗准备。
敌机凭借高度优势旁若无人临近飞行。岳振华钻进指挥车,紧盯雷达显示器上的飞机信号。虽然部队接装学习不足一年,毫无实战经验,但他深知官兵苦训后的状态,信心十足。
车内气氛异常紧张,大家都在等待营长的发射命令。然而就在这个关键当口,上报参谋报告上级叫等一等。岳振华赶紧让请示上级,但未答复。打不打?不打,敌机已进入火力范围,瞬间就要失去战机。打吧,又半路杀出这么个命令来。打仗,最忌犹豫不决,战机稍纵即逝。怎么办?上级的作战意图很清楚,只要敌机入窜北京,有发射条件就坚决消灭。不能再犹豫了,千钧一发之际,他果断下令:“发射!”
顷刻间,大地撼动。3发导弹喷着火舌直扑目标。岳振华看着3个导弹信号,迅速向敌机信号靠近,并依次在飞机信号处起爆,敌机高度迅速下降坠落。打掉了,他们创造了历史!
天空中传来3声爆响,阵地上官兵跳跃着欢呼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大家互相祝贺,互相拥抱,军帽顿时飞上了天空。岳振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明白这一仗的分量。美、苏、英、法等国早在50年代初期就开始研制生产防空导弹并装备了部队,但谁都没有在实战中使用过。今天,他和战友们一举击落了RB-57D飞机,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河,创下“世界之最”。
几天后,新华社只发了45个字的一条消息:“新华社9日讯 美制蒋空军RB-57D型高空侦察机一架,于7日上午窜扰我华北地区上空,被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击落。”《空军报》以《祝贺十月七日击落敌高空大速度侦察机的重大胜利》为标题发表了社论。这份在空军内部发行的报纸在庆贺胜利的氛围中提到了这个神秘的“另一支部队”,但也只是到此为止了。
“他的反应很快,果断、敢打!”战后查明,果然是中间环节出了问题,上级的意思是让上报参谋等一等再上报,而不是等一等再打。50多年过去了,当时的近方参谋、后任空军副参谋长的陈辉亭对那一幕仍记忆犹新。幸好岳振华头脑清醒、决心果断,才没有贻误战机。否则,创造历史的时刻还要向后推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