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江苏省仪征市人武部派出专员,对该市苏港造船厂发现的一艘日军侵华时期炮艇进行核验,并拍照留作日军侵华战争罪行的佐证。
今年7月4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江苏省仪征市十二圩江滩上的苏港造船厂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经中日专家多方考证,此前发现的疑似日军炮艇确认为日本侵华期间军用炮艇。当日,苏港造船厂还专门邀请日本造船专家高崎正之到现场进行考证,得出结论有三个证据显示其属于战败前日本所造。一是船体甲板以下部分,尤其是用铆钉技术制造船体,可以确定是日本在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设计制造。二是船头方向舵和船尾转向舵的设计,也是日本当时造船所惯用的。三是船尾舵和螺旋桨的设计技术,日本1945年战败后就不再沿用。他说:“这种小炮艇的设计图我曾经见过。可以肯定其为日本战败前所造的炮艇。”
笔者现场看到,建造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日军炮艇,螺旋桨的造型十分流畅,炮艇底层没有一丝焊接痕迹,全部是铆钉加固而成,体现了当时日本军工技术十分先进。据苏港造船厂接待人员介绍,这艘炮艇艇长17.4米,宽4.2米,高3.9米,重约30吨。该船产权所有者、苏港造船厂董事长濮锦道介绍,听厂里一位看门的老汉介绍,该船为侵华日军所用,常年行驶在长江沿线的江水河道之中,抗日战争胜利时,被中国军队缴获。解放后一直由江海造船厂所有,并作为船员驾驶教练船。后易主为苏港造船厂老板濮锦道所有。2008年4月,他联系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希望对此船进行鉴定。其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多次带领有关人员现场考证,并与日本造船工程师广政清纯进行过交流和探讨,鉴证和判定这艘炮艇的前世今生。
史料记载,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在长江流域等运河、湖泊、河渠地带,部署了大量这种25吨级河用小炮艇,这种炮艇1937年在下关江面参与了南京大屠杀。应邀在仪征市人武部编写《军事志》等史料的仪征市原文联副主席张传浩,得知仪征境内发现日军侵华时期炮艇后,十分激动地说,这个是对仪征军事志书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日本侵华战争实物罪证,将这些珍贵的史料添加到地方军史资料中,以史为鉴,以史明志,从而告诫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韩荣明 陈宝 周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