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0月,我军在河北涞源县孙家庄附近进行战斗,白求恩的医疗站设在离火线很近的小庙里,炮声隆隆,气氛十分紧张,但穿着草鞋的白求恩大夫依旧沉着地为伤员进行手术。
在晋察冀边区1年多,白求恩出生入死,哪里有危险就战斗到哪里,直接参加11次战役战斗,在战场最前沿不分昼夜抢救伤员做手术,把大批八路军伤员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他还倡导和参与创建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八路军“模范医院”和“特种外科医院”,举办“特种外科实习周”,并结合游击战实际编教材搞发明,为八路军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面对组织关照,他态度坚定:“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你们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面对艰苦战斗生活,他从容淡定,“做军医工作就是要和战士在一块,就是牺牲了也是光荣的”,“八路军的生活虽然相当苦,但我是为了理想来到这里的,过得很快乐”。即使在生命最后时刻,他仍然表示自己“十分快乐”,唯一的遗憾是“没有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
责任编辑:冯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