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桂林7月2日电 记者李佳垚报道: 7月1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来到了桂林兴安县。在这里,记者们跟随闽西人民的讲述,再次体验当年艰苦卓绝的长征路,感受传承不灭的长征精神。
带着父亲的遗愿重走长征路
“英勇红军,挥师西向;前有强敌,后有虎狼……数万将士,血洒湘江;为国捐躯,长眠山岗……英雄事迹,牢记心上;千秋万代,永志不忘。”黄永昌站在湘江江畔为无数血洒在这片热土的红军英烈诵读祭词,悲壮苍凉的声音久久回响,不能平静。
记者与当地的红军后人代表一起,来到湘江江畔祭奠红军烈士。黄永昌作为红军后人代表上台诵读祭词。仪式结束后,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黄永昌说,他的父亲原名黄火根,在家里五个兄妹里排行第三,1931年9月参加淮土镇游击队时改名为黄承衍。同年,年仅17岁的黄承衍加入了中国共青团。1934年,黄承衍被编入红九军团通讯营,按照首长的指示作为通讯员前往于都送信,当时红军正在搭建浮桥准备渡过于都河。
黄承衍(黄建提供)
“由于队伍即将转移,红九军团的首长就跟我父亲说,‘送了信你就不要回来找队伍了,到了于都之后你就跟着中央走吧。’后来父亲送信到了于都之后就跟着中央总部警卫营一同长征,一路走到了陕北,走到了延安。”黄永昌在讲起父亲的这段经历时不无感慨地说道,“比起他三十四师的战友们,我的父亲是幸运的。相对于闽西子弟为湘江战役打后卫,警卫营的战斗没有那么惨烈,否则我父亲可能早已牺牲,哪还有机会看到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
据宁化革命纪念馆保存的史料记载,红军时期,总人口仅13万人的宁化县,有超过1.37万人参加红军。1934年10月,跟随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宁化籍红军战士有6600人,其中绝大部分被编入红三军团第四师和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担任长征中最艰巨的前卫和后卫任务。宁化将士血洒湘江,换取了主力队伍的成功西进。1935年10月,最终克服艰难险阻到达陕北的,只有58人。到1949年10月全国解放时,仍健在的宁化籍红军将士只剩下28人。
黄永昌说,2017年,他退休之后自驾重走了一遍长征路,沿着父亲当年的足迹。“这是我父亲的遗愿,他还在世时就想要去祭拜牺牲的六千多名闽西籍烈士,但一直没有机会,所以我就带着父亲的遗愿上路了。”
黄承衍的外孙黄建牵着儿子黄宣炀的手安静地站在一旁,在提起黄承衍去世的时候,他开口说道,“我外公1984年病逝,当年我七岁。到现在我还记得外公给我讲过的有关长征的故事。外公说,过雪山时,他在身上装了一袋子辣子,渴了就抓几把雪吃,冷得厉害了就嚼几个辣椒,他当时是总部通信班班长,经常要送达总部的命令通知,所以他就想着,绝对不能倒下去,一定要完成总部首长下达的通信任务。”
黄建、黄宣炀、黄永昌(从左向右)。中国军网记者 李佳垚 摄
“外公讲给我的故事,我继续讲给儿子听。”黄建笑着抚摸身边儿子的头,“也让他知道,他的太外公是个走过长征路的英雄,他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黄宣炀小朋友拉着爸爸的衣角认真地对记者说:“我知道太外公是个大英雄,不光是太外公,所有牺牲了的红军战士都是大英雄。老师教过,我们佩戴的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每次戴着红领巾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能给太外公抹黑。”
孩子稚嫩的话语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也饱含着深刻的意义。红色精神之所以直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正是因为这样的代代相传。红军长征的故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长征精神也在新时代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不止是作为红军后代的他,在新时代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我们,也应时刻谨记如今和平的来之不易,不忘先辈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