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比14!华南抗日游击队虎口拔牙,零伤亡全歼日寇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陈乔桂 发布:2019-08-08 14:27:34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华南抗日游击队的战士们

1944年夏,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发起豫湘桂战役,年底先后占领广西桂林、柳州、南宁、镇南关(今友谊关)一线,大片国土沦陷。广西中共组织领导的游击武装随即在敌后展开灵活机动的游击斗争,八桂大地迅速燃起熊熊抗日烽火。

1945年4月15日,属华南抗日游击队组成部分、由中共灵川特别支部领导的灵川抗日政工队和潞江抗日自卫队60余人,由抗日政工队副队长全昭毅率领,在桂北灵川县甘棠渡与潭下之间的岭尾渡,伏击抢劫物资的日军,全歼其一个班14人,自己无一伤亡,创造了一个干净利落的伏击战范例。此战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桂北抗日军民的士气。

充分准备,周密部署。战前,游击队详细侦察敌情,摸清了日军行动规律:每逢潭下的圩日(即集市交易日),驻甘棠渡的日军警备队都派一个班10余人,经岭尾渡过甘棠江到潭下抢劫物资,上午去下午回。为进一步掌握日军动向,战斗当日,游击队还派出一名侦察员扮成赶圩(即赶集)群众,一路跟随日军到潭下,在日军返回时抢先赶到伏击地点向设伏部队报告,日军行踪完全被游击队掌握。

部队出发前,全昭毅认真进行了战前动员,明确每名队员的战斗任务、出击时机、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埋伏时要注意隐蔽,防止暴露,即使被群众发现,也请他们先留下,等战斗结束后再离开,以免走漏风声。为避免在阵地生火做饭产生烟火暴露伏击位置,每名队员用毛巾包一个冷饭团作午餐。

此外,全昭毅还周密考虑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日军发现游击队,从正面进攻怎么办?日军来的是大部队怎么办?战斗受挫怎么办?日军遇伏后,如果招来援军怎么办?全昭毅针对各种情况都考虑了对策,并对部队进行明确分工,灵川抗日政工队30余人在岭尾渡分两组伏击敌人,潞江抗日自卫队30人在岭尾渡东约1.5公里的小山上埋伏,阻击可能由甘棠渡赶来支援的敌人。

攻敌不备,化劣为优。当时,游击队刚组建不久,多数队员只接受过简单军事训练,未经战火洗礼,有的还是高小刚毕业的学生,没有战斗经验,武器多是老旧的“汉阳造”,只有数支冲锋枪,弹夹和子弹都很少。而日军久经战场,非常凶残,火力强大,有轻机枪和掷弹筒,弹药充足。与日军相比,游击队在军事素质、战斗经验、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处绝对劣势。

为克服不足,化劣为优,游击队精心选择伏击地点和时机。伏击地点岭尾渡,东南距日军据点甘棠渡2公里,东北距伪军巢穴三街7公里。日军做梦也想不到游击队敢于虎口拔牙,在其据点门口发动袭击,因此经过岭尾渡时,大摇大摆,毫无防备,甚至没有安排尖兵探路,好像这里真已成为其所谓的“王道乐土”。

在袭击时机上,日军到达渡船码头出发时,游击队已做好准备,具备出击条件,但全昭毅考虑,原计划敌返回再打,突然改变计划,队员缺乏思想准备;再则敌刚出发,精力充足,士气较旺,不如等其返回精神疲惫、斗志涣散时再出击。因而,设伏部队在敌去时放其过河,待其折腾半天疲惫返回时才出击。精心选择伏击地点和时机,完全扭转了敌优我劣的形势。

勇猛出击,速战速撤。当日军乘坐渡船驶到江心、距两岸都有约60米时,全昭毅一声令下,顿时枪声大作,一串串仇恨的子弹倾泻过去,渡船上的日军几乎成为活靶子,一下被打倒一半。顽固的日军虽身处绝境,仍垂死挣扎,以机枪向游击队猛烈扫射,还有两名日军竟站在船头端枪还击。如此嚣张气焰激怒了游击队员,有人大喊一声:“冲啊!”大家跃出伏击阵地,冲到江岸,站着与敌对射。全昭毅急忙高声命令卧倒,注意隐蔽,战士们才利用地形地物趴下。一阵急射后,敌机枪哑了,站在船头的日军翻落江中,两名活着的日军跳入江中,企图潜水逃命。游击队员端着枪死死盯着江面,一会儿,两个脑袋从水面冒出,一阵枪声后又沉了下去。四周恢复了平静,游击队员还警惕地盯着江面,直至确信敌被全部消灭,才发出胜利的欢呼声。

全昭毅命令队伍迅速集合,准备下水打捞武器。这时,担任打援任务的潞江抗日自卫队联络员跑来报告,增援的鬼子来了,有40多人。全昭毅命令其迅速返回,并通知潞江抗日自卫队从小路撤退。打捞武器已不可能,全昭毅当机立断命令原路回撤,队伍转瞬消失在群山之中。敌援兵到后,早已不见游击队踪影,只得向群山密林胡乱扫射。

灵川抗日政工队和潞江抗日自卫队的这次伏击战,虽然规模较小,但在客观看待敌我兵力对比的前提下,通过严密组织战前筹划和情报工作,周密细致制定作战预想预案,大胆选择伏击地点,准确分析把握敌情,弥补了游击队的劣势与不足,以零伤亡全歼敌人,在敌后抗战的艰难环境中,实属不易。而全昭毅的指挥大大弥补了游击队员经验不足的问题,在战斗各个环节上,他的指挥正确坚决,保证战斗取得了胜利。

责任编辑:杨晓霖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