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
1935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在哈达铺期间,毛泽东从国民党报纸上了解到陕北有苏区和刘志丹领导的红军。当天,毛泽东在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上指出:“民族的危机在一天天加深,我们必须继续行动,完成北上抗日的原定计划。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从现地到刘志丹创建的陕北革命根据地不过七八百里的路程。大家要振奋精神,继续北上。”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甘肃彭阳时,就发现敌马鸿逵部的四个骑兵团像一条尾巴一样,紧紧地尾随在后面。蒋介石听到中央红军向陕北进发的消息时,急电令马鸿逵:“红军长途行军,疲惫不堪,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兹令你部骑兵前行堵截,相机包围,予以歼灭。”妄图将红军消灭于长征途中。
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保安县吴起镇,得知敌马鸿逵部的四个骑兵团已先于其他敌人,沿头道川、二道川向吴起镇方向追来。毛泽东根据敌情,决定在此切掉这条尾巴。于是,对干部团的负责人讲:“后面的敌人是条讨厌的 ‘尾巴’,一定要把这条尾巴斩断在根据地门外。你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里把追击我们的敌人骑兵阻击住,掩护我主力在吴起镇集结。”中共中央当晚就召开了军团以上干部会议,研究部署胜利山战斗(亦称“切尾巴”战斗)。当时会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不主张打,认为部队经过长途行军很疲惫,缺乏战斗力,不宜打仗,加之情况又不熟悉,没有取胜的把握。等把敌人引进苏区围起来打,取胜的把握更大些。毛泽东同志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现在我们疲劳,敌人更疲劳,疲劳打疲劳,红军回到了根据地,人民群众是属于我们的。我们的步兵有打敌人骑兵的经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静宁县界石堡消灭了张学良部三个骑兵连),这些有利条件,决定了我们必须在这里打一仗。”最后还强调指出:“这一仗,我们不但要打,而且一定要打好,绝不能把敌人带进苏区来,要彻底粉碎蒋介石妄图消灭红军于长征途中之阴谋。”
10月20日上午,毛泽东和彭德怀等就如何打好这一仗,又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部署,并给各纵队拟写了电报指示。各纵队根据指示精神,分别进行战斗动员。彭德怀同志还亲自上山去观察了地形。下午黄昏时分,各纵队由当地群众和游击队带路,分三路上山埋伏:一纵队从刘河湾、瓦房台一带上山;二纵队从枣树湾、杨城子一带上山;三纵队从杨青川出发,到三道川蔺园子一带上山;吴起镇脑畔山上有一纵队第四大队埋伏。红军从四面山对吴起镇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准备将敌人全部歼灭在吴起镇。
吴起镇“切尾巴”战斗经过要图
21日凌晨4时半,毛泽东从吴起镇新窑院住地出发,跨过洛河,从二道川口漩水川前面的一条小路登上胜利山,于5时半到山腰的一棵杜梨树下,修筑了一个简单的前沿指挥所。毛泽东在指挥所作了战前动员,反复强调打好这一仗的重大意义。一切部署就绪,他对警卫员说:“我要休息一会儿,枪声激烈时不要叫我,等枪声稀疏下来,再叫醒我。”
约早晨7时许,三纵队首先在二道川塔儿湾于敌人接火。在红军猛烈的炮火下,二道川的敌人慌忙向二道川与头道川之间的大峁梁山上逃去,又被埋伏在大峁梁一线的红军一纵队以迎头痛击。紧接着枣树湾、杨城子一带的红军二纵队与头道川的敌人也展开交火,整个战斗全线拉开,打得敌人人仰马翻,丢盔弃甲,仓皇逃窜。头道川之敌在我军两面夹击下,从马片沟向沙洼子、蔺园子、柳树梁方向逃窜,我军乘胜追击,一口气把敌人赶出40多里地。
战斗从早晨7时打响,到9时基本胜利结束。由于敌情之变化,没有等敌人全部进入我们埋伏的包围圈,战斗就打响了。所以,埋伏在吴起镇脑畔山的四大队未能参加战斗。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消灭了敌骑兵一个团,打垮了三个团,缴获了敌人100多匹战马和许多枪支弹药,一纵队的侦察连全部装备上了马匹,成了一个战斗力很强的骑兵连,还给部分没有坐骑的中央首长也配备了马匹。
战斗结束后,毛泽东巡视了战场,风趣地说:“步兵打骑兵,这是一个创举啊!”
当天下午,各纵队分别召开了庆祝大会,欢庆胜利山战斗的重大胜利,会上战地宣传兵现编现唱:“九月里来刮秋风,红军来到吴起镇,为了救国救人民,打垮了马家四团猛骑兵。”
胜利山战斗,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最后一仗,也是中央红军到陕北,在苏区人民的配合下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一仗,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将中央红军消灭在长征途中的阴谋,也从而更加巩固和扩大了西北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