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景色俯瞰。资料图
2、这场战争不只是中日两国军力的竞争,更是两种文化的较量,是制海权的争夺。
海战纪念馆里,宽幅银幕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逼真地再现了那场战役。水腾云翻,火光闪烁,裂空的炮声中浓烟蔽日,北洋水师的广大将士奋力抗击着日本侵略者的一次次进攻。尽管最后不免还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但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成功,则成仁”的忠勇气概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为了纪念他们,岛上修建了“甲午忠魂纪念碑”,建造了邓世昌塑像。“金戈铁马英灵在,尚借神力旋乾坤”。站在高高矗立的纪念馆城楼上的邓公像前,看着他身披战袍,高擎着望远镜,以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环视着波涛滚滚的海疆,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先生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然而,究竟是什么让民族的忠勇之士,屈辱地葬身于坚船利炮之间?
刘公岛景色俯瞰。资料图
茫茫沧海,静默不言。
战败的原因实在太多。120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锲而不舍地思考着追问着。拂去这些浮在历史表层的尘埃,我们看到的是,这场战争不只是中日两国军力的竞争,更是两种文化的较量,是制海权的争夺。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国历史上属于农耕文明类型,一直“重陆轻海”。海只是被看做天然的疆界或屏障,其海洋观念长期停留在“行舟楫之便、兴渔盐之利”上,鲜有“领海”“治海”“防海”的意识。
即使像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也不是出于发展海上贸易、扩大商品经济交往和进行海外军事活动,而是本着和平使者的身份,宣扬明朝国威。继而,中国建立海上军事力量只为“防”与“守”,敌人磨刀霍霍杀将过来的时候,还把希望寄托在调停上,在敌人的屠刀下一味地追求“和为上策”,战术上采取“避战保船”。结果黄海海战稍稍受挫,即将制海权拱手相让。制海权的丧失是甲午海战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日本,作为岛国,具有海洋文化的外向性开放性特点。加之土地狭窄,又常年遭台风、火山、地震的侵袭,恶劣的自然环境培养了日本人的危机感和海洋意识。在海军建设上,和清王朝相反,日本把建设海军作为国家的第一要务,赋予重要战略地位,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当清政府每年从海军经费中大量腾挪用于王室扩建与颐和园工程,连续七年没有添置新舰更新大炮的时候,日本却是上至天皇下至百姓,举全国之力广筹资金,用于发展舰队,积极备战……
诸如种种,也许早已注定了甲午海战的结局。
一个扩张的、开放的和战争的海洋文明,同一个保守的、坚持农业经济和官僚政治的内陆文明之间的文化对抗,也许是铸成这一结局之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