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月上旬的一天,碧空万里,一个绝好的飞行日。雷达车里,甘巴拉操纵员阎存华和窦家敏全神贯注地盯着11号和12号空域。那里,两架歼击机正龙腾虎跃地进行攻击课目训练。他俩每隔10秒就报一次方位和高度,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两个空域临近边境,地形复杂,飞行员在航向处理上稍一不慎,就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荧光屏上,两架战鹰争斗的轨迹清晰可见。“小心,飞机向边境去了!”阎存华急切的报点声,把在雷达车里的驻训部队领航参谋吓了一跳。他迅速核对数据。连忙呼叫飞行员返航。当迷航的飞机改变航向的时候,他们离边境线只有100多公里了。领航参谋紧握住操纵员的手,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甘巴拉没有硝烟,没有炮声。但这里是西藏与内地、与东南亚各国联系的重要航空枢纽,每周有6架次国际航班途经这里到拉萨落地加油,因此荧光屏上有时处置的险情,并不亚于战场。
1993年6月16日下午2时,雷达操纵员朱益民去测高雷达机上替班,还没坐稳,就听到引导雷达操纵员窦家敏急切地问:“2号,国际航班高度多少?”朱益民一看荧光屏的显示,心中一紧,飞机实际高度只有4200米,比四周的山还低,而拉萨机场的海拔高度就有3700米。朱益民跑出雷达车一看,那架国际航班飞机正在两边山峰的夹缝中,贴着雅鲁藏布江的江面徐徐下降高度。
“不好,飞机要在雅鲁藏布江上降落,高度4100,快引导!”朱益民焦急的声音还没落,窦家敏就麻利地把险情、飞机高度和方位报给了团指挥所。在他们的引导下,国际航班飞机机头高昂,拉了起来,飞出两山夹缝后打了个盘旋,终于对正跑道,安全降落在拉萨机场。
这就是甘巴拉雷达兵存在的价值,这就是甘巴拉雷达兵吃苦的意义,这就是甘巴拉丰碑上闪光的记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