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图片专题>>2015年 >>正文
清明忆:烈士遗骸化春泥  英雄血脉植心田
作者:记者 刘建伟 牛 辉      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1日21:42

  

暮色将临,曾经亲手捧过志愿军烈士遗骸的官兵在烈士英名墙前敬献军旗,寄托哀思。冯国楠摄

  

  ■本报记者 刘建伟 牛 辉

  清明时节,又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回家”。在去年和今年两度迎接烈士“回家”的仪式上,陆军第39集团军某团有百余名战士作为礼兵,手捧烈士遗骸,安葬英雄入土。清明前夕,该团组织官兵来到烈士陵园,祭奠先烈、寄托哀思——

    行进、转体、敬礼……清明节前夕,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今年刚满21岁的陆军第39集团军某团上等兵崔超,神情庄重地向烈士纪念碑敬献了一朵鲜花。

    几天前,崔超和近百名战友担任礼兵,将第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护送至此安葬。这一天,他们又来到这里,用一场特殊的“清明寄语”活动,表达对先烈的哀思。

    “中国人民志愿军之所以被称为一支‘钢少气多’的英勇部队,正是因为这支部队‘有灵魂’!”注视着纪念碑,崔超写下这段寄语的同时,感慨不已:抗美援朝战场上,许多志愿军战士在寒冬里穿着单衣,却依然勇猛地和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殊死拼杀。试问,没有对党绝对忠诚的灵魂和信仰,他们怎么能打赢一场又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烈士墓前缅怀先烈,让官兵们沉浸在深沉的思绪中。该团政委陈永峰介绍说,去年3月首批和今年第二批在韩志愿军遗骸回国,团里已有百余名战士参加过迎接和安葬仪式。为利用好这一特殊的教育资源,他们组织官兵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在寄语和哀思中开展“无声的教育”,帮助官兵树牢强军信念。

    “当我手捧烈士遗骸时,一种苦练打赢本领的紧迫感油然而生。”两次参加安葬仪式的下士邵帅话虽简单,背后的故事却很感人。去年第一次担任安葬仪式礼兵后,邵帅备受触动,对那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有空就找来相关资料翻看阅读。尤其是志愿军老兵关崇贵用机枪打下美军飞机的故事,更是让邵帅从中看到了新一代革命军人“有本事”的志气和标准。去年年底,苦练本事的他在军事素质认证考核中一举夺得5公里武装越野、手榴弹投掷等8个课目中的7项第一,入选集团军“百名训练标兵”。

    “苦练本领不能忘了砥砺血性,志愿军烈士个个都是血性男儿!”祭奠仪式即将结束时,“优秀四会教练员”、警通连中士徐战大步走到队列前面,为战友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前几天参加安葬仪式,我认识了志愿军老战士盛德武。在上甘岭战役中,盛老所在的炮兵班遭到炮击,4名战友当场牺牲,他的右腿也被弹片划伤。看着迎面扑来的敌军,孤身一人的他毫不畏惧,继续战斗……”

    说到这儿,徐战话锋随之一转:“其实,我父亲也是一名参加过战争的老兵,他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能继承老一辈革命军人的血性,成长为能打胜仗的好兵!”

    “军人的神圣,在于他们的灵魂和信念里,只有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下士王春雨说,当他手捧烈士遗骸的那一刻,他深刻理解了爷爷那一代革命军人的风骨。

    原来,王春雨的爷爷王成林也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并在战争中负伤致残。“退伍后,爷爷本可以享受政府特殊补贴,可他却从未向政府开口要过一分钱。爷爷生前常说,军人保家卫国天经地义,只要我活着,就不能为了待遇和金钱,丢死去战友的脸!”王春雨的动情讲述,让战友们个个心潮澎湃。

    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一句句热血的寄语,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不仅道出了全体官兵对先烈的崇高敬意,也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种子悄然种在了大家的心田。

    清风习习,官兵们的心头却激情澎湃,他们面向纪念碑庄严宣誓:“从自身做起,树好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形象,练就打赢未来战争的本领,无愧于先烈们付出的鲜血和生命,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重托!”

 

(责任编辑:孙智英)
相关图片

第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举行

饱含深情迎英烈 68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中韩双方再次交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致敬!437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沈阳

礼兵现地合练,为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精心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