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崇左市宁明县那拉山烈士陵园。资料图
敬重生者,就是对英烈最好的缅怀
广西崇左市一群热心人倾情帮助来边关扫墓的老兵
■本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陈建文
在广西崇左市辖区内有5座边境烈士陵园,安葬着从抗战至今为国捐躯的4488位烈士。有8名热心人自发成立义工团体——“骆越义工团”,热心帮助前来扫墓的老兵和烈士家人,以特殊方式默默守护烈士。
“敬重生者,就是对英烈最好的缅怀。”“骆越义工团”现在做得最多的工作是协助民政部门,为来边关烈士陵园扫墓的老兵排忧解难。
在大新县有位叫赵恒林的退伍老兵,30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榄圩乡武姜村,最大的心愿就是到边关烈士陵园祭拜已故的战友。可赵恒林的妻子和女儿都双腿残疾,每次他想走出大山却又放心不下她们。
今年2月15日,“骆越义工团”几名成员决定帮老兵圆梦。他们骑着摩托车一路颠簸前往武姜村,夜里突然下起瓢泼大雨,狭窄的山路前方出现几处塌方,摩托车无法通行。有人建议先返回,待天亮再进山。
“老兵想见已故战友,烈士又何尝不想见着久别的战友?别让生死两隔的英雄再留下遗憾。”队员们徒步穿行在黑漆漆的山林里。凌晨1点,当几人满身泥巴出现在赵恒林家里并说明来意后,老赵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分工把赵恒林的妻女轮流背出大山。2月17日,赵恒林一进陵园大门就跪倒在地失声痛哭:“老战友,我来看你们了……”
2012年春节期间,老兵田成光带着一家老小重回阔别30年的边关,寻找当年给他送饭的老乡。他手中仅有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那是他随部队调离前和老乡在院子里的合影。
几十年的城乡变化,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得知情况后,义工团的于红招和刘星还是决定试一试:“我们怕有些事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成为老兵永远的遗憾。”
他们与驻地边防部队取得了联系,得知田成光所在部队原来驻扎的地方是宁明县明江镇凤凰村。第二天,刘星和于红招驾车拉着田成光来到偏远的凤凰村,辗转找到当时田成光住过的地方后发现,房子已经易主。虽然最终没有找到那名老乡,但重回故地探访的田成光心里仍感到十分宽慰和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