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海结盟纪念碑。
中央红军主力走的这条路,从外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险棋,据史料记载,晚清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就是经这条走廊走向大渡河边,被彝族武装消灭殆尽的。然而,红军不仅轻松走过了彝族地区,而且在彝族群众帮助下胜利渡过了大渡河。这是何故?
其间的关键是彝海结盟。千百年来,凉山地区的彝汉两族因反动统治,对立隔膜严重,彝族人十分仇视汉人。红军长征到此后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化解了彝族人与汉族人的矛盾。刘伯承率先遣队到冕宁后打开监狱,救出了全部“换班坐质”(即坐牢的“质彝”可以以父代子,以兄代弟,以叔代侄从而进行“换班”,如果彝民不听号令,就对“坐质”的头人施以酷刑。)的彝族头人,宣布废除彝族各家头人“换班坐质”制度。红军还向彝族人开仓放粮,给彝族人送钱送医、送枪支。老百姓感到这是一支可亲可近的人民军队。有感于此,彝族果基约达头人小叶丹邀刘伯承与其“彝海结盟”,红军还帮助果基支族成立了一支红军队伍——“中国夷民红军沽基支队”。冕宁县城和大桥一线,有190多人参加了主力红军,还向红军输送了200多匹骡马和大批粮食。经过越西的红5团扩红最成功,有600多人参加红军,甚至有个彝族贵族带领奴隶娃子一齐参加了红军。小叶丹为红军当向导一路扫除了前进的障碍,快速通过彝民区,为红军节约了宝贵的时间,使得红军暂时摆脱追兵,从容不迫地到达安顺场,并将红一师和干部团成功地渡过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