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方面军帮彝族同胞组建了“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这是解放后不久小叶丹夫人献出收藏多年的队旗。
“彝海结盟”后的小叶丹与“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
彝族自称“尼”,古汉语“尼”发音“夷”相近,故此文献称为“夷民”。彝族支系繁多,有诺苏、聂苏、那苏等自称,四川凉山地区的诺苏是彝族中最大的一支。在红军长征期间,彝族处于奴隶社会,分为“黑彝”(贵族、奴隶主),白彝(娃子、奴隶),小叶丹就是诺苏黑彝,彝海结盟中杀鸡沥血的沙马尔各子,一说是当家娃子(娃子中提拔起来的奴隶总管),一说为毕摩(神巫、萨满)。当时彝民各家支之间由于反动政府挑拨和历史恩怨,械斗(打冤家)不断,冕宁的三大家支罗洪、沽鸡中,罗洪与沽鸡就处在敌对状态 。
小叶丹性情倔强、豪爽,善交际、讲义气,懂汉话并粗通汉语典故,在中年时已熟悉习惯法与典故,能言善辩,成为当地彝族的政治代表、重大事件的裁决者之一。他不仅在本家族内颇有声望和号召力,就是在冕宁一带也是有影响的头人,被视为“善于辞令的尊者”。因其任家支首领时年纪较其他头人都小,故此称小叶丹。也有说法称,小叶丹与四叔果基约达(沽基涅达)同名,为示区别称小叶丹。
红军主力离开后,小叶丹与留在冕宁原红三军团卫生部政委黄应龙分别组织夷(彝)民红军沽鸡支队和冕宁抗捐军,团结彝汉人民坚持斗争,并曾在俄瓦垭口和野鸡洞挫败冕宁代县长、反动军阀邓秀庭的进攻 ,夷(彝)民红军沽鸡支队和冕宁抗捐军最终因实力悬殊先后失败。反动军阀令小叶丹交出“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然而小叶丹宁肯倾家荡产也不愿交出,小叶丹身边的许多东西都丢掉了,唯有这面旗帜始终保存着。他将旗帜藏在背兜下面特制的夹层里,随身携带。在最艰难的时刻,小叶丹勉励自己的妻子和弟弟,不要忘了刘伯承的嘱托,不要忘记共产党红军的恩情。他说,红军一定会回来的,刘伯承我信得过,他绝不会骗我。万一我死了,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这面红旗,将来把她亲手交给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