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这个碗只能吃干饭不能喝汤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井宇阳 发布:2016-09-30 15:29:17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编织用藤条)

藤制品是藤条经加工处理后制成的产品藤条是天然的编制材料俗称“藤蔑”。质地坚韧,外皮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自古便被人用来编制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品和家具。据清代文学家屈大钧写的《广东新语》记载:“大抵岭南藤类至多,货于天下,其织藤器者,十家有二。”藤制品在南方百姓家庭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长征故事

(一)红军与福泉

福泉市旧名平越,是贵阳的东大门。长征时期,前前后后多支红军部队都曾路过此处,与福泉留下了不解之缘。

1935年4月7日,中央红军经过福泉谷汪乡新禾村耐寨七家坳时,遭遇当地反动武装阻击,发生激战,两名红军战士身负重伤后被杀害。

2005年8月1日,由福泉市民政局、谷汪乡人民政府和高石乡人民政府共同出资为两名红军战士树立烈士墓碑。

 

(福泉县红军烈士墓)

1935年3月,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并作出大举北渡长江的架势时,蒋介石急令川、滇、黔各军向川南集结,阻止中央红军渡过长江。四川军阀刘湘更是担心“赤化全川”,急忙调集重兵并在沿岸修筑碉堡,加强“江防”。

中央红军为摆脱敌人解除困境,决定绕道云南,从金沙江渡江北上。为了把当时驻守在滇黔边境战斗力很强的滇军主力调离,3月21日夜至22日晨,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再入贵州直扑遵义,重渡乌江,威逼贵阳。同时派出部分部队向东出击,在翁安与福泉间的清水江上架设浮桥,作出要向东去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架势。蒋介石再一次判断错误,认定中央红军还是要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于是急调各路敌军,一面防守贵阳,一面向东对红军进行阻击,同时在乌江以北各渡口修筑工事,以防红军再次北渡乌江。

在各路敌军纷纷赶往指定地点,特别是滇军主力已被调到远离滇黔边境之际,红军佯装围攻位于贵阳东南的龙里县城,主力则调头南下向云南方向挺进,连克定番(今惠水)、长寨(今长顺),迅速渡过北盘江进入云南直逼昆明又一次化解了蒋介石妄图消灭红军的野心。

1935年11月,红军第二、六军团在完成牵制敌人,掩护中央红军北上的任务后,按照中央指示撤离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1月24日,一举攻占了瓮安县城。次日,乘胜进入福泉县境。26日,二军团四师进占平越,击毙伪县长,军团直属队在福泉驻扎。所到之处,向群众开展政治宣传,惩办豪绅、打富济贫深受群众拥戴

(二)红军藤碗

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的红军长征革命文物纪念馆,保存有一只红军长征时留下的藤碗。这只藤碗历经80多年,依然完好。

1934年11月,当时中央红军刚开始长征不久,向西突破国民党的第一道封锁线到达汝城。在这里又进行了零星战斗,为了摆脱追击的敌人,马不停蹄地继续西行穿越湘南。11月14日凌晨,汝城东山桥的一位贫农青年罗秀林上山割草,突然发现石棚里有陌生人睡在稻草上,并且流血不止。经过交谈罗秀林了解这人是负伤掉队的红军战士。罗秀林早就听说红军的政策,知道红军是代表劳苦大众的所以热情邀请红军战士跟其回家疗伤。但这名红军战士知道国民党军队及汝城挨户团正在清乡搜查,为了不连累无辜群众,谢绝了罗的好意。小罗再三劝说,红军战士坚持不下山,只好每天冒着生命危险躲过严密搜查,早晚两次给红军战士送饭、送药,并细心地给红军换药。

红军战士伤愈后立刻起身追赶部队小罗把家里仅有的4筒米送给红军做干粮,红军战士便父亲留下的只藤碗送给罗秀林作纪念。他激动地说:“小兄弟,我父亲亲手编织了这只藤碗,父亲牺牲时,把这只藤碗交给我,我带着它跟着红军闹革命,现在我把这只藤碗送给你,希望你继续支持革命队伍!相信不用多久,我们会再回来的!”

 

1 2

责任编辑:赵阳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