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袖珍小邦”的军工情结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魏思远 曾梓煌 李博涛 发布:2019-03-29 03:03:01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图片合成:禄  政
 

前不久,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最新的全球百强军工企业排行榜,以色列军工企业埃尔比特系统公司、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拉斐尔公司成功“杀”入榜单。人口不足900万、国土面积仅有2.5万平方公里的以色列,用骄人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军工实力。

与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军工企业相比,这3家以色列公司的资历尚浅。1948年,以色列建国,军工企业的历史才由此开启。然而,30多年过后,以色列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军工体系。如今,以色列的军工产品涵盖了从军用飞机、坦克舰艇到电子通信设备、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多型的武器装备成为军贸市场的抢手货。

在军工界的这场“擂台赛”中,体量小、起点低、基础薄弱的以色列为何能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逆袭”?品类繁多、性能卓越的热销产品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诀? 勇气克服不了差距,掌握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制胜密码

“勇气克服不了差距”——这是以色列的一句格言。身处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以色列人很清楚,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国防实力,是国家立足的根本。

建国初期,以色列把国防工业发展视为立国之本。然而,以色列国内资源匮乏、技术基础薄弱,起跑就比其他国家落后一大截,逆袭之路格外艰难。

一开始,以色列认准了“引进-改进-研制-出口”这一捷径。1956年,以色列通过获取生产许可证的方式,与比利时FN公司合作生产火炮,与芬兰泰普勒公司合作生产迫击炮,解决了部分武器装备和零部件的现实需求。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以色列暗暗“偷师学艺”。

尝到甜头后,以色列开始采用吸引外商资本、外商联营等方式,加强与国外军工企业的合作。凭借与一些北约成员国的良好关系,以色列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前辈们”的信任。在那段“蜜月期”,不少西方国家军工企业倾囊相授,让以色列迎来了军工产业快速发展的春天。

然而,好景不长,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法国对以色列实施武器销售禁令,取消了达索集团与以方“幻影”战机的合作项目。一套“组合拳”下来,以色列军工企业一片萧条。此时,以色列人才幡然醒悟: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虽然能借力发展,但不掌握核心技术,时刻都会受制于人。

“蜜月期”戛然而止,他们下定决心,要在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减少对国外的依赖。为了专注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制,以色列不断加大对军工产业的投入,鼓励自主创新。以色列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武器装备,性能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拉斐尔公司的“突眼”系列导弹、以色列航天工业公司的“费尔康”预警机等先进武器装备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选择常常只有几次。”人生如此,企业亦然。回顾以色列军工企业的发展之路,看似走了借“鸡”生“蛋”的“捷径”,但他们在深刻反思中,校准了发展方向——掌握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制胜密码。

唯有主动适应时代,才能在变化中求生存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时代变化催生战争理念的革新,军工企业要想在世界舞台上立足,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和作战需求。

以色列军队刚组建时,士兵们使用的武器堪称“万国造”,不少装备并不适应沙漠环境。有过枪械制造经验的以色列军官乌兹·盖尔暗下决心:一定要造出一款属于以色列的好枪!

乌兹·盖尔在捷克SA 23系列冲锋枪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生产、适应性强的冲锋枪。此后,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与乌兹·盖尔联手花了2年时间对“乌兹”冲锋枪进行测试和改进。“乌兹”冲锋枪问世后,凭借小巧轻便的外形、皮实可靠的性能,立刻受到官兵的青睐与追捧。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军工体系,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但和美俄等大国军工企业相比,以色列军工企业的“分量”仍显不足,体系架构臃肿、经营管理不科学等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严重迟滞了军工产业的发展步伐。

不破,则不足以立。随后,以色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对国防部所属机构和企业进行调整,推行国有军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策,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这次改革中,以色列国防部下属的拉斐尔武器装备研制局组建成适应市场经营模式的拉斐尔公司。后来,活力倍增的拉斐尔公司积10年之功,研制出“长钉”反坦克导弹,成为以色列在国际军贸市场的一张新名片。

到了21世纪初,以色列再次找到企业发展的突破口,将部分经营不善的军工企业进行整合、精简员工,组建军工集团,推行企业现代化管理。这一改革举措,使得以色列军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

要想扩大企业在军贸市场的影响力,除了要有性能出众、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作为“通行证”之外,还要有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作为支撑。

军贸开启初期,以色列拿得出手的产品并不多。为了在军贸市场找到立足之地,以色列把“军品必须打入国际市场”作为目标,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和军品出口思路,终于迎来了军工产品成交量的节节攀升。

如今,以色列出口的军品遍布世界,韩国、菲律宾、法国等国向以色列购买无人机,波兰求购反坦克导弹,连美国都从以色列进口装甲运输车的配件、瞄准仪、歼击机瞄准系统。在以色列军工企业生产的武器装备中,有将近75%用于出口。

在艰难的探索中,以色列军工企业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改革,终于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军贸市场中“杀”出重围。以色列军工企业的发展之路,也启示着我们:“唯有主动适应时代,才能在变化中求生存。”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同发展释放装备最大效能

在以色列战争史上,有这么一段经典故事——

第四次中东战争打响后,以军遇到了棘手难题,开战第一周坦克便出现了大量战损。以色列当即启动了战场技术动员,收到动员令的军工企业技术人员第一时间组成修理组,快速奔赴前线进行保障维修。

在战火纷飞的前线阵地,以军打到哪里,这些技术人员就保障到哪里。企业技术人员的得力保障,让以军实现了高达86%的装甲车修复率,也成为取得那场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其实,这样的场景只是以色列军工企业与军队之间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以色列的周边地区,武装军事冲突频发,为了降低战斗成本、减少伤亡率,无人机参战是绝佳的选择。从美国引进无人机技术后,以色列军工企业并没有急于投入生产。他们发现,美军和以军的无人机作战理念差异较大,如果全部照搬,造出来的无人机并不符合以军的实战要求。为此,他们格外注重引进技术后的二次创新,不断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材料技术、隐身技术应用到无人机上,并通过高低搭配、功能互补的方式,努力实现装备释放效能的最大化。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这句话来形容以色列军队和军工企业之间的关系,再恰当不过。以色列的军工企业员工往往有着双重身份:战场上,他是一名能征善战的士兵,回到工厂,他是一名技术过硬的工程师。

以色列在军地之间开设了一扇行之有效的“旋转门”。一些军人离开军队后,会被邀请加入军工企业,他们带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投入到武器装备研发,确保研发生产的武器装备更符合实战要求。“旋转门”的另一端,则是随时根据军方需求对武器装备进行革新的军工企业。战场上,军工企业科研人员和官兵并肩战斗、探讨总结,共同分析武器装备的改进方式,这种场景早已司空见惯。他们深知,只有在实战中,才能真正了解军队的需求,找到研发的“痛点”。

一款新装备从设计研发到列装军队,再到形成战斗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士兵通过实战发掘装备的潜力、找到装备的短板,军工企业主动深入一线、开展调研、不断改进,才能打造出管用好用的装备。以色列军工企业聚焦实战的发展理念,在数次中东战争中得到验证,让他们得以打造出“哈比”无人机、“梅卡瓦”坦克、“铁穹”反导防御系统等符合实战需求、享誉国际市场的装备,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责任编辑:李煊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