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开进演训一线,引领学员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图为在完成综合演练课目后,学员重温入党誓词。董 澄摄
直到走出教室,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中青年理论骨干研修班学员祝太文依然沉浸在激动中。
这是充满“惊喜”的一课。祝太文没有想到,在习主席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两天后,学院就组织了这场以学习会议精神为主题的“中青论坛”,而他则作为主讲人第一个走上讲台。
都说内行看门道,对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研修班学员们而言,这堂课不仅是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更为他们以后的教学实践起到了鲜明的示范作用,可以称得上是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双丰收”。
“理论教学一定要突出新、重、实,这堂课让我们获益匪浅。”学员们的评价,说出了学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既是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也是引领人生脚步的路标。
“当教员变成朋友,你很难不跟着他走”
那是一堂让学员高艳旭至今都记忆犹新的教育课。
在讲授我军优良作风时,学院政治机关工作系副教授孙建呐没有急着翻开教材,而是问大家:“同学们,大家知道当年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最多的作物是什么?”
这个问题显然难住了“95后”的学员们。
“是红薯。”
“教员,为什么是红薯,而不是土豆或者萝卜?红薯和我军优良作风又有什么关系?”
面对看似“无厘头”的提问,孙建呐胸有成竹地说:“在当年,红薯是很普遍的作物,但即便随手可得,红军战士们宁可饿着肚子打仗也不去拿,因为他们知道,保护群众利益,正是他们战斗的理由。”
紧接着,孙建呐从井冈山上的“一颗红薯”讲到解放战争时期“子弟兵露宿上海街头”,一串带着温度的小故事,让学员们对我军的性质宗旨有了新的认识。
“好的教育,是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孙建呐很喜欢被学员“追问”,在她看来,一个能引发好奇心的故事,远胜过一长串苦口婆心的说教。
“你们猜,在摩洛哥买东西用什么语?”
讲文化自信时,教员宋艳丽说起了朋友在国外用中文和小贩砍价的趣事,进而从“汉语热”讲到中国文化影响力。
宋艳丽认为,帮助学员树立世界观,不妨先带他们“看世界”。讲新时代新成就,她从智能手机讲到量子通信和石墨烯技术,让学员大开眼界。当大千世界的斑斓多彩照进理论课堂,学员们自然求知欲满满。
“练了好几天,引体向上一点都没进步,真急人。”当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教员郑岚公听到学员的吐槽时,他决定到训练场给大家“加一课”。
“其实体能没练好,也可以说是哲学没学好。”训练场上,他的话让学员们瞪大了眼睛。
郑岚公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走到单杠下。抓杠、引体、翻转,干脆利索的动作引发声声喝彩。学员不禁问:“教员,您练了多久?”
“你们记不记得我今天上课讲了什么?”郑岚公反问。
“是……辩证法?”“是质量互变!”
“对,就是质量互变。训练也一样,一两天没效果就要放弃,如何让量变积累成质变?”郑岚公和大家分享自己过去十年里坚持训练的故事,手上厚厚的老茧就是最好的“案例”。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不仅发现了理论的“大智慧”,更感受到了教员对大家的成长付出的真心。
“当教员变成朋友,你很难不跟着他走。”学员们发自内心的喜爱印证了那句老话——亲其师者信其道。
“要把学员‘拉’回课堂,而不是‘关’进教室”
“站着记笔记,比坐在课桌前记得还多。”
聊起思想政治教育课,研究生学员沈畅一下就想到了这篇笔记。
鲜红的军旗在灯光特效中随风飘扬,军史上的经典场景和著名人物图片如繁星闪烁……那天,沈畅和同学们走进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发展史教学馆,精彩的内容让他们目不暇接。
“完全没有‘被教育’的感觉,只觉得没看够。”那堂课,沈畅和同学们的笔记更像是一次电影大片的“观后感”,他们不仅记下了知识,更写下了政工专业学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如今,运用情景再现、特色展馆等方法开展的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已经成为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途径。这样的模式将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淡化了“受教育者”的标签,让其自觉生发情感共鸣。
“参加一大的13名代表,有的壮烈牺牲、有的叛变革命,最终只有2人从石库门走上天安门。是什么让他们踏上迥异的道路?”
听到这个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研讨班的学员们停下了脚步。窗外是繁华的上海滩,面前是中共“一大”会址厚重的历史展陈,在这块中国共产党的出发地,历史与现实的叩问在心底回响。
“信仰!”学员们重重地记下这两个字,把一笔一画都写进了心里。
“要把学员‘拉’回课堂,而不是‘关’进教室。”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副教授苏玉发现,虽然课上有些学员笔记记得有板有眼,但问起学习收获却支支吾吾。
“怎样才能让学员坐下来、听进去?”苏玉拿出3份题目都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教案,但3份教案的内容完全不同。
“这种‘一课三案’的教学模式就是我们的探索。不同班次学员的知识需求不同,教育没有针对性,学员当然听不进去。”苏玉在课前分别与3个不同班次的学员开展座谈,研究怎样把“大锅饭”变成适应不同学员口味的“小灶”。课后,很多学员给出了“5星好评”,学员卓世雄说:“这样的思政课真‘管用’。”
苏玉的备课“秘诀”反映了学院的教学思路。在刚刚结束的教学座谈会上,该院10位专家结合学习习主席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畅谈了如何让课程与学员诉求同频共振的经验。学院领导总结道:“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课堂要始终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
“从课堂出发,让学员成为‘播火者’”
上讲台前3天,学员李竟嘉感到“整个人都不好了”。
为了准备这堂讲给社区党员的党课,李竟嘉已经在电脑前坐了几个晚上,可即便如此,却仍没找到上课的感觉。
台灯下,李竟嘉无奈地叹了口气,又一次按下删除键。她明显感到,最初的那股新鲜感正渐渐消退。
“导师,备课太难了……”第二天,她来到导师徐军的办公室。
似乎看出了她的犹豫,徐军说:“讲党课可不能图新鲜,而是要把自己当作‘播火者’,让大家真听真信。不妨想想教员课上是怎么做的。”徐军的话,让她一下子打开了“脑洞”。她发现,平时授课最受学员欢迎的教员常常从生活实践出发,通过身边案例讲出理论妙用,而这正是自己讲稿的短板。接下来,当她把理论与生活相关联再改出一轮教案后,一登台果然获得了好评。
“讲党课的经历让我们找准了学习目标,不仅因获取知识而满足,更要为传播真理而努力。”学员刘思维备课时也曾遇到过相似的困难,她反复观摩教员的授课录像,并多次到社区街道调研理论需求。授课期间,群众信任、信服的眼神让她感到动力满满。
毕业后,刘思维很快凭借丰富的授课经验脱颖而出,从连队“小教员”成长为全军优秀“四会”政治教员。
学员们的蜕变折射着学院对思政课定位的思考。该院领导说:“培养未来的政工干部,思政课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室。组织学员深入社区为群众讲党课,就是要让大家在提升实践本领中增强‘播火者’的身份认同。”
让课堂成为出发的起点。记者在拟任指导员班的教室看到,学员们正分别扮演党支部正副书记和委员,拟定连队教育方案。方案拟定后,大家还要轮流发言,用自己的想法“说服”对方。
在学院,这样的沉浸式教学还有很多。从学理论到学方法,鲜明的实践导向让大家更为认真地走进课堂,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思政课也成为“授人以渔”的能力“富矿”。
航天工程大学教员刘若璇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从学院毕业后,她成了一名军史教员。在准备战斗精神教育课时,她想起了读书期间和同学们扮演不同角色“穿越”历史、感悟先烈牺牲精神的经历。
于是,刘若璇选取淮海战役这一场景组织了一幕历史剧,让学员在查阅资料、编写发言中走进历史,通过情景再现产生对战斗英雄强烈的情感共鸣。看着学员们忘我投入的表情,站在讲台上的刘若璇松了一口气——这堂课,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