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份来自雪域高原的毕业答卷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陈 卓 夏凌云 袁启迪 发布:2019-06-18 16:51:39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在青藏高原上抡镐头,考验的不仅仅是体力。几天下来,学员们手上盖满水泡和老茧,强烈的紫外线和干燥的空气让所有人都褪了几层皮。然而,站在自己亲手搭建的高原阵地上,大家成就感“爆棚”。

23天西藏驻训,15份申请书,学员们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将誓言写入毕业答卷。黄学文、袁启迪摄

目光犀利,出手利落,抽出故障模块,几乎毫不犹豫地将组件替换完成,雷达报警指示消除。短短30秒,大四学员吴红盛就将某型导航装备的故障排除,赢得部队官兵的一片掌声……

海拔4000米,空气稀薄,苍穹似乎触手可及。毕业前夕,西藏某演训场,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的15名优秀学员在雪域高原与部队官兵同吃同住、同演同训。与20多天前刚入藏时相比,这15名雪域高原的特殊“来客”那黝黑的脸庞、粗糙的手掌和15份申请书,诉说着他们毕业前成长的心路历程。

入藏前的7天7夜,是不断成长的黑夜与白天

听说要去西藏驻训,学员王志翔第一个报了名。

专业成绩前40%、体能联考全部达标……15个入藏指标吸引了300多名满足条件的学员前来报名。医院体检、成绩排序、综合衡量……一路过关斩将,王志翔终于拿到了“入场券”。

与王志翔一样,还有14名优秀学员获得了这份珍贵的“毕业礼物”。进藏之前,他们集中前往广州,与空军通信某旅进行3天的训练和装车准备。

转眼到了启程的日子,带队队长李景观带来了“坏消息”:发往西藏的军列,行程要7天7夜,15个人只分到了8张卧铺票。

李景观原本想把难熬的硬座分配给担任骨干的学员,不承想这“苦差”成了大家争抢的位置。“大家一起经历了4年风雨,为同学战友吃点苦算不了什么。”王志翔说。

通往世界屋脊的行程有6000多公里,从穿越大半个中国的军列下来,不少学员的脚肿得几乎快塞不进作战靴了,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每一个站点下车检查维护,是大家每天的“必修课”。学员们跟着士官班长巡查装备,用双脚丈量整列火车,每一根缆绳、每一颗铆钉都要仔细察看。学员付豪数过,22节车厢来回穿梭得走近千米。

水天相连,一望无边,列车驶过青海湖,温度骤然进入冬天,指甲盖大的雪花拼命从门缝往车厢里钻,学员们相互簇拥在一起,大学4年,大家第一次如此紧密地拥抱。

穿越唐古拉山时,大家初次体会了高原反应的威力,嘴唇显出缺氧的紫青色。但一听到“全体注意,下车紧固装备!”学员们的热情就沸腾了。“一!二!三!”大家手提肩扛,合力举起沉重的紧固器。

列车徐徐驶向雪山,天空越来越近,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学员们入藏了。

嚼口馒头喘口气,用双手搭建起“最高”的阵地

还没来得及看清营区的大门,驻训学员便被拉进了场站宿营。

入藏第一夜是最难熬的,终于有了安稳的床,学员们却怎么也睡不着:耳畔是呼啸的风声,头顶是浩瀚的星河,高原反应袭来,突突的心跳声撞击着耳膜,咳嗽声像会传染一样此起彼伏。

刚来的头两天,有时嚼口馒头都要喘口气。但来不及等到高原反应缓解,学员们就要在布满坚石的戈壁滩上开辟阵地。大伙儿气喘吁吁地扛着工具,镐头砸在光秃秃的地上,只迸出火花却不见痕迹。

学员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入藏驻训,可不能让驻地官兵瞧不起!尽管强烈的紫外线和干燥的空气让所有人都褪了几层皮,清一色的“高原红”爬上了学员的脸颊,但队员们硬是用盖满水泡和老茧的双手一点点将营区外那片荒芜的戈壁打造成了设施齐全的“新家园”。

短短9天时间,从加固路面、搭建营房、架设围栏到扛水泥、挖水沟,一条条电缆深埋在高原的土石中,听着帐篷外五星红旗猎猎作响,大家成就感“爆棚”。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迅速适应高原,学员姜棣榕从不吃辣,面对辣味十足的前送饭菜,队长特许他每餐可离开驻训地回营区吃,可他却主动放弃了这项“特权”:“毕业去了部队哪有那么多选择?要么适应要么被淘汰。”即便被辣得直跳脚,他也坚持和大家在一起。

高原的恶劣环境不断刷新着学员们的认知。一次学员吴红盛和教员来磊去内场考察装备,明明刚才还是大晴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瞬间将二人吞噬,靠着辨认不远处雷达天线模糊的轮廓,他们一路摸索才躲进了雷达操作间。相互对视,两人仿佛变成了“土人”。

尽管艰苦,学员们还是找到了自得其乐的窍门:在离蓝天最近的地方投篮,在空气稀薄的高原练健美,戈壁滩上有寻不尽的奇石,学员们自己调油漆“纯手工”打造阵地文化墙……高原上的种种乐趣不断地被大家开发出来。“把雪域高原当作自己的家,再艰苦的条件也就不算什么。”学员刘思凡在笔记本记下了这样一句话。

无垠的高原还给学员李金虎带来了灵感。他发现,在高原的特殊环境下,平常训练时最皮实的装备也常常“趴窝”“卡壳”,不是油机打不着就是数据链不通。面对设备结冰、油管炸裂等高原装备的“常见病”,李金虎确定了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向——高原环境中短波通信作战问题研究。

最美的毕业答卷,写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战机航向改变,立即启用B点进行通信补盲……”学员张润泽神情严肃,有条不紊地启动某型对空通信车。与场站官兵同住同训近一周,这套操作流程他早已烂熟于心,几十个开关旋钮操作准确无误。

在驻训单位的装备考核中,15名学员按照各自专业,分散到各个装备台站,请经验丰富的驻地官兵当“主考官”,一对一考核。最后,大家都以全优的成绩为驻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成绩的取得源自平时的付出。每天训练不管多晚结束,李景观都要邀请驻地官兵给学员们开“反思会”。“天线架设时绞索为什么卡了壳”“微波接力的链接掉线问题在哪儿”……随着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被逐个解答,学员们的心也渐渐走出象牙塔。

“我能给班长讲清雷达的信号是怎么产生的,但班长们却能告诉我屏幕上的噪点哪些是山哪些是营房。”学员司佳佳在“反思会”上说道。褪掉身上的“书生气”,多来一点“硝烟味”,这是他给这次驻训定下的小目标。

让学员们敬服的,除了驻地官兵丰富的经验,还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入藏前,每次上光纤熔接实验课,学员付志峰都心有余悸。教员曾反复告诫,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如果扎进手里,根本找不出来,只能连肉一块挖掉。在高原上,一次光纤突发故障,同行的部队士官蒋伟来不及做防护就提着熔接机冲了上去,付志峰刚想提醒,蒋班长早已接好一根。“时间分秒必争,平时不怕掉肉,打仗才不会丢命。”举起满是伤痕的双手,蒋伟对付志峰说。

亲手架设天线、亲身铺设地网、亲力操作装备,和比自己年长经验丰富的老班长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学员们学到了很多。

每当看到自己负责保障通信导航的战机在眼前起飞,在祖国的高原像雄鹰般翱翔,带队的教员余旺盛都会和学员们一起紧握拳头,彼此递上一个自豪的眼神。

站在自己亲手搭建的国旗台下,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15名学员庄严宣誓:“我自愿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3天西藏“淬火”,15份“三到”申请,仰望蔚蓝的天空,铿锵誓言写入他们的毕业答卷。

责任编辑:李煊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