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战场赵建伟 硝烟里的“拼命三郎”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宣琦 赵阳 发布:2017-08-01 10:39:33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不知所措的美军士兵在抢救同伴。赵建伟 摄影

 

(二)

偷梁换柱5张数码卡,是因为赵建伟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

“萨拉目玛丽孔。”

“玛丽孔萨拉目。”

“苏克兰(谢谢)。”

“阿福万(不客气)。”

……

这是赵建伟采访伊拉克人时经常会用到的一段交流。

作为当时唯一在伊拉克采访的中国摄影记者,赵建伟一直思考的问题是,不能辜负社领导和摄影界朋友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所以,不管伊拉克怎么动乱,局势怎么复杂,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他都要尽最大努力将伊拉克的重大新闻事件快速准确地报道于世。

于是,他向朋友请教,把一些常用的阿拉伯语写成中文,还学了不少手势及语言和风俗的表达动作,为了掌握它们,赵建伟以极大的恒心走一路背一路。在硝烟未尽的伊拉克采访期间之所以没有挨打,可能也与此有关吧。

除了语言交流技巧,在一些非常情况下,为了保住好不容易拍到的珍贵画面,赵建伟也不得不用到偷梁换柱之术。

在他最成功的一次采访——《美军士兵遭遇手榴弹袭击》这组独家新闻时,面对美国大兵对自己的三次举枪,他先后换了5个数码卡,才逃过图片被收缴的厄运。这次采访,也是他到伊拉克更换数码卡最多的一次。

责任感是赵建伟一向在心里苦守的信念。作为新闻摄影记者,拍不到、发不出来就是罪恶。所以,在危险时刻,艰辛情况和边远地域,拍出有价值的新闻必须要有恒心。

1 2 3 4 5 6

责任编辑:赵阳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