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画家田迎人油画作品赏析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彭 俐 发布:2016-08-04 11:35:24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田迎人风景油画《法国阿尔勒幽会之墙》

彭 俐

法国是一个充满浪漫风情的国度,靠近地中海的小城阿尔勒是“向日葵之都”。 画家田迎人,追随19世纪的同行梵高的足迹,来到这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公元46年为古罗马凯撒领地)游玩、写生,她的面颊被地中海的微风吹拂,心情无比畅快。人们在心情大好的时候,举目四望无往而不美,所见事物都被阳光镀金,也被鲜花染色,纵然是城市社区一道最最普通的墙壁,也会生长出一段青草一般柔美的幽情蜜意来。当我们的目光,投向这幅风景油画《法国阿尔勒幽会之墙》时,内心里已经在翻滚着人世间最最美丽的情感,只是不知该向谁倾诉……

人生,就是一次没有请柬的邀约,由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拥有46亿年高龄的地球发出,而我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欣然接受。等到我们自己懂得约会的时候,青春期已经悄然而至,谁又没有体会过甜蜜初恋的滋味呢。约会,已足够浪漫;幽会,则更加神秘。青葱岁月的初心,并不因韶光易逝而改变,两情相悦的故事总在不经意间发生,从来都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请别问我,田画家为什么要对阿尔勒的这堵墙情有独钟,她为什么不去画画阿尔勒著名的旅游景点——城市北郊罗讷河畔的“向日葵花田(专为纪念梵高而保留)”、“梵高的吊桥(市区以南三公里处,梵高画作《阿尔的吊桥》的原型)”、“梵高医院(根据梵高画作复原)”和弗洛姆广场的“梵高咖啡馆(因梵高画作《夜晚的咖啡馆》而得名)”,以及众多古罗马遗迹,包括斗兽场、礼拜堂和戏剧院等。既然100多年前的梵高曾在这座城市居住(哪怕只是15个月),为什么他不能在这里徘徊不已,与一位苗条的姑娘或丰满的妇人幽会呢。再者,为什么田画家本人不能在这里邂逅一位帅小伙或书卷气的绅士呢。不管怎么说,这道“幽会的墙”,能给观赏者以幽静的感觉、幽雅的印象、幽香的气息和幽美的冥想就已经足够了。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墙,古往今来构成一种“墙文化”。中有“万里长城”,埃及有“拉美西斯御墙”,英国有“哈德良之墙”,德国有“柏林墙”,耶路撒冷有“恸哭之墙”,美国华盛顿有“越战纪念墙”,墨西哥的奇琴伊察古城有“骷髅墙”……以上所列之墙,与其他类似的未列之墙,全都是历史宏大叙事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史诗一般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当然不能与田画家画作中出现的“幽会之墙”相提并论。但是,小小不言的、纯属个体生命情感的、甚至有些私密味道的墙,也有它存在的必要,尤其是在艺术中、在人们的审美体验中、在每一个情感丰富的心灵世界里。墙,可以是一道拒人千里的屏障,也可以是一面笑靥迎人的镜子,映照出人性的质朴、纯净、光彩与美好。

这的确算得上是一道“幽会之墙”,你一见到它就会想入非非。具体地说,这是一道色彩艳丽的花墙,墙壁间花团锦簇,而石台上落英缤纷。一条青石铺筑的小径寂寂无人,几株高大的绿树像是在耐心地守候。在这古老城市闹中取静的一隅,远离嘈杂与尘嚣,正可与自己的心上人牵手相依,喁喁私语。或许会有鸟鸣啾啾的参与,断然没有车声隆隆的搅扰。当人们屏蔽所有的俗物与杂念之后,剩下的或许只有单纯的目光和晴朗的思绪……

当然,我们不能忘了,这可不是随便什么地方的墙啊,而是阿尔勒的“幽会之墙”。阿尔勒曾经在一段时间里,不,在他来过后的永久时间里,都属于梵高,而梵高属于艺术。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想象,这是人与艺术的“幽会之墙”呢。田画家在此幽然与古人相会,与她心中仰慕的前辈梵高相会。

4 5 6 7 8 9 10 11 12

责任编辑:宣琦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