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红军的嘱托|姜福义:我只是枪林弹雨中的一个幸存者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杨帆 伍行健 发布:2019-12-04 08:13:46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95岁的姜福义的嘱托:“年轻人要珍惜自己的荣誉,要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要有理想,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保持荣誉不变色。”

撰文/中国军网记者 杨帆

摄影/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视频/中国军网记者 范逸婕 于恺舟

出品/中国军网 腾讯新闻 中国人的一天

 

见到姜福义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让记者们惊住了。

“你们几个记者同志把名字和工作单位给我写在本子上吧。”虽然完全没有想到,但是记者还是很听话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记者四人全部写好后,姜福义拿着他的放大镜对着名字一个个与本人核实。看着记者们一脸的疑惑,姜福义的老伴儿解释说,这是他这么多年的工作习惯,不管什么人、什么事都得尽可能记下来,事无巨细,以免有“糊涂账”。

姜福义让记者在本子上写下名字,用放大镜辨认。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

“杨帆,这个我认识的,中央电视台有个主持人就是这个名字,我还经常看他的节目嘞!”老人看到记者的名字很是欣喜,那神色就好像是真的见到了电视里的“杨帆”似的。

让记者感到惊讶的不止是姜福义的热情和孩子般的纯真,还有他那与实际年龄不符的的形象和气质。

姜福义今年95岁。头发虽然不算浓密但却很黑有光泽,脸上的皮肤光滑,连老年斑也不算明显。如果你告诉我眼前的老人才六七十岁,我也会深信不疑。姜福义的精神状态很好,一身剪裁合适的深灰色西装衬得他越发笔挺,口齿清晰、思绪缜密,听着姜福义滔滔不绝地讲那过去的故事,那一刻,我有点恍惚,有如时光穿梭一般。

姜福义十分关注军队的发展,他经常看关于部队的新闻。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

(一)

姜福义出生在贫穷的农家。9岁时开始给地主家放牛,放牛到第三年的时候,他遇到了两个戴着草帽、穿着草鞋,衣服也很烂的红军战士。

“小鬼,参军吗?”

“参军能吃饱饭吗?”

姜福义说,那时候并不知道参军是什么,就想着能吃饱饭就行。跟着红军战士到了部队后,姜福义吃了很久以来的第一顿饱饭。“去了之后吃了满满一碗面条,胃不适应那么好的东西还拉肚子嘞。”到部队后的第三天,红军把他的哥哥也接了过去,并对家里的父亲承诺,你的两个孩子,我们管了,肯定有口吃的。

就这样,12岁的姜福义正式走进了红军队伍,开始了兵戈戎马的革命人生。

姜福义年轻时候的照片。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

参军之初,12岁的姜福义身体瘦弱,人站直了还没一支步枪高,又是新兵团里年龄最小的战士,于是在后方当起了看护员,负责照顾前线负伤的同志。

伤病员中,有不少负伤的红军。姜福义被安排专门照顾一名叫刘克先的重伤员。刘克先长征时期曾任营长(解放后任河南省军区政治委员),因在战斗中被子弹击穿腰部,行动不便。起初,就连大小便也需要人帮助。

在照顾刘克先的日子里,姜福义听了很多当时长征的故事,这些故事加深了他对党和革命的认识,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

1940年,姜福义随着刘克先来到延安,在延安工作生活了6年。1946年,姜福义提干并光荣加入党组织。

姜福义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经历。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

(二)

抗美援朝时期,姜福义来到了前线。

1951年,姜福义担任志愿军60军后勤部汽车运输队队长,带领运输队跨过鸭绿江到了新义州。虽不直接参与战斗,但是责任重大,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冒着敌机的猛烈轰炸,又快又安全地把物资送到前方将士的手中。

一次,敌机发现了运输车队,对他们进行疯狂扫射。姜福义驾驶的汽车油箱被子弹击中,车子顿时爆炸燃烧,他被困在熊熊大火中。危急时刻,他强忍伤痛,用力把车前窗玻璃砸碎才死里逃生。

姜福义回忆说,那会儿,他们白天隐蔽,晚上运输。夜行时严禁开车灯和手电筒;严禁抽烟和大声说话,以防被敌军侦察机发现行踪。为了解决车辆夜行看不清路的难题,姜福义和战友们想出了个好办法,每个人反穿棉衣,因为里层是白色的,隐约能够看到,人走在前面指引,运输车在后面缓缓跟进。在极度艰辛的战争环境下,他们苦中作乐,和敌军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他们自己戏称这是“天上飞着老雕(飞机),地上跑着小鸡(汽车)”。

在负责运输队的那些年,姜福义好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一天夜里,他们在运输途中休息,敌人的轰炸机在夜间盲目地乱丢炸弹,身边一位正熟睡的战友不幸被炸身亡。炮火硝烟中,姜福义和运输队的同志们,靠着拖不垮、打不散的长征精神,无论任务多艰巨,战斗多惨烈,运输线永远也摧不毁、炸不断。

姜福义向记者展示战友为他写的诗。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

姜福义形容自己是“幸存者”。在枪林弹雨中经历了种种坎坷和惊险仍然能大难不死活到现在,他满是感激。感激党,感激战友舍生忘死一路扶持,感激人民有什么给什么一片真心始终信任他和他的战友们。

“我有三个母亲,党、生母和人民。”姜福义说,以后想把这句话刻到他的墓碑上。

姜福义和老伴儿姚青萍合影。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

(三)

一直以为恋爱无外乎两种:一见钟情与日久生情。可是姜福义告诉我说,他与妻子并没有恋爱过程,直接就开始了婚姻。

姜福义与妻子是战友介绍认识的。妻子姚青萍的姐姐跟姜福义是战友,在一次吃饭的时候,姚青萍的姐姐突然说,“你的婚姻我负责了,我有个妹妹跟你很合适。”就这样一顿饭的时间,姜福义的婚事就算是定了个八九。后来,姜福义去了姚青萍家里,两人这才有了第一次见面。或许那一辈人的婚姻都是这样,不需要漫长的彼此试探,也没有那么多花前月下的浪漫,两个年轻人见了一面后觉得可以,这姻缘就算是定下了。

姜福义夫妇年轻时的合影(翻拍资料)。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

“结婚的时候没钱,部队的战友凑钱买了点花生、瓜子,大家一起吃到半夜,这婚就结成了。”姜福义兴冲冲地拿着他的结婚照给我看,并且止不住的跟记者夸说,他老伴儿年轻时可漂亮了,就跟十八九岁刚谈恋爱的小伙子炫耀自己女朋友一个状态。照片上的姜福义头发还很多,眉眼特别干净秀气,姚青萍奶奶则是梳着两个长长的辫子,脸颊有点轻微的红晕,确实是个美人。姜福义仍旧在夸,已经头发花白的姚奶奶在一旁嗔笑,这两个说没有经历过恋爱的人明明一直沉浸在爱情里,65年了,仍是如此甜蜜。

姜福义在向记者展示老照片。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

(四)

有的人20岁,他已经老了;有的人快100岁,他觉得还年轻。

离休后的姜福义并没有闲下来。他先后担任过干休所管委会委员,支部副书记,始终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进步,全力播撒红色革命的种子,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总是乐此不疲地走出干休所,到中小学和部队,给学校师生和官兵讲述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直到今天。

姜福义在向记者介绍自己离休后的生活。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

如今,95岁的姜福义并不觉得自己老了,在他的思想里,70岁还能算“青年”。但同时,他又为自己能如此长寿而感到骄傲,“希望自己能看到建党100周年吧!”这是姜福义给自己的一个小目标,他很有信心去实现。

临走的时候,姜福义起身对记者敬了一个军礼,那军礼不算标准,但身姿、神色还是能让人看到他年轻时的英武之气。这么多年过去,老兵仍旧是老兵。

敬军礼的时候,姜福义站的很直。中国军网记者 伍行健 摄

【人物简介】姜福义,1925年5月出生,河南辉县人。1937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离休前任原南京军区摩步某师后勤部副部长。先后参加过上党战役、运城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成都战役等战役战斗,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1次,1988年获得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先后获得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1984年离休,现居江苏南京。

 

责任编辑:孙智英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