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参加 “环太”军演
赵小卓
中国海军首次参加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多国联合军演,不仅是中国海军在亚太舞台亮相的一次绝好机会,也映射出中美军事关系的复杂变化。
首先,中国此次参演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对促进中美两军良性互动意义重大。亚太地区是中美利益交织最密集、互动最频繁的地区,两国两军关系好坏对地区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两军关系如能保持良性互动的基调,亚太地区就可望保持基本稳定;两军关系的基调如果是对抗冲突,地区领土争端等潜在热点就会蠢蠢欲动。中国海军参加“环太”军演,除了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更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向国际社会发出中美军事合作的强烈信号。
此外,中国的参加将推动“环太”军演自身的转型。“环太”军演原是冷战的产物,参演国家从美国的盟国扩大到盟友和伙伴国,逐步再扩大到潜在对手,这一转型具有历史意义,对亚太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将产生长远影响。
但是,另一方面,中方参演课目仍受到限制,表明中美军事互信仍很脆弱。近20多年来,影响中美军事交往的主要障碍是战略互信差。此次美国虽邀请中国参加“环太”军演,但在参演课目上又进行限制。中国将参加火炮射击、综合演习、海上安全行动、水面舰艇演练、军事医学交流、人道主义救援减灾、潜水等7个以非传统安全为主的课目。另一部分涉及传统安全领域的反潜、反舰、登陆等课目,主要由美国和其盟国盟友参与。五角大楼女发言人威尔金森曾直言,美军在演习中将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向中方泄露敏感信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战略互信差是多年形成的,战略互信改善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
从此次军演可以看出,合作与斗争并行,正是当前中美军事关系逐步走向成熟的一大特点。自去年中美达成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新型军事关系的共识以来,两军关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高层交往频繁,一年内实现了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参联会主席)的互访,军种司令(参谋长)多次访问;积极对话沟通,除了利用国防部防务磋商、海上军事安全磋商、国防部工作会晤等机制外,两军战略规划部门和陆军之间的对口交流陆续启动;联合军演明显增多,海军之间的联合反海盗演习、陆军之间的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实兵演练等频频登场,一年内举行的演习总数甚至超过过去历年演习总和。但另一方面,中美又是两军摩擦、“争吵”不断。去年11月美军考彭斯号巡洋舰对中国航母编队进行近距离侦察,导致两军军舰险些相撞;今年4月美国防部长哈格尔访华时说了“重话”和“硬话”,受到中国军队领导人的公开批评;6月初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哈格尔无端指责中国,遭到中国代表团的严正驳斥。
中美两军的合作与斗争,不仅是当前两军关系两面性的真实写照,也是组成中美新型军事关系的主要内容。两国利益既有共赢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既有推动两军关系成为朋友的一面,也有将两军关系变成对手的一面。中美新型军事关系就是要对两军关系进行管控,既正视分歧的存在,又注意减少分歧对合作的影响,确保两国利益的共同面始终大于冲突面,推动两军为友的因素始终大于推动两军为敌的因素,把“对抗与冲突”关在“合作与共赢”的笼子里,而这一考虑,也是中国参加“环太”军演的着眼所在。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