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图说军史>>军史发现 >>正文
1967,激情燃烧的甘巴拉
作者:马冰 特约记者胡晓宇      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3日16:38
 

    回到营部,杨楚礼立即向时任营长的周金龙作了汇报,周营长听后马上派他带着仪器正式上山勘测。此后,经过机关实地调研和专家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在甘巴拉建站。紧接着,便是下达编制、修路、基建、组建部队等一系列准备,直到1967年8月12日。

    一路行进一路歌。颠簸和缺氧,完全被胸怀激情的夏仲昌和战友们抛在脑后。当“解放牌”大卡车喘着粗气,终于驶上海拔5374米的山顶时,已是下午16时许。

    尽管上山前做足了动员,全体官兵也都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夏仲昌和战友们迫不及待地跳下车的那一刻,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虽是酷夏,但山顶上浓云缭绕,除了满山的乱石堆和简单挖过的地基,一无所有,寸草不生……

    “尽快架起雷达,担负战备值班。”官兵们顾不上考虑更多,心里只装着这个首要任务。

    山顶地不平,他们先用铁锹清理乱石,铲平地面。在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一半的甘巴拉,铲几下就气喘吁吁、脸色煞白,大家只能轮流铲。

    缺氧使油机性能严重下降,启动起来异常困难。油机员杨承超一手拉着减压杆,一手摇着启动手柄,摇到胳膊发软再换人接着摇,直到油机“轰隆隆”启动。

    最困难的还是架设雷达天线。山顶上狂风肆虐,庞大的雷达天线如稍微固定不牢,就会有损坏的危险。上山前,他们专门准备了4根1.5米长的三角钢钎作为地桩用来固定防风绳。哪曾想,乱石堆下是坚硬如铁的冻土层,挥起18磅的大榔头砸下去,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印子。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儿刚砸了三五下就感觉头昏脑涨、浑身无力,但地桩却只能被砸进去1公分左右。

    在甘巴拉雷达连第一任连长纵封岐和指导员刘宗峰的带领下,全连官兵分组轮番上阵,在数小时超负荷的劳作中,硬是靠双手把三角钢钎一寸一寸打进了千年冻土。

(责任编辑:岳旭)
相关图片

图说甘巴拉英雄雷达站

60年代 老一代甘巴拉人凿冰化水

60年代 老甘巴拉人拾牦牛粪作为取暖燃料

“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命名20周年之际新老甘巴拉人再相逢

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的父子兵

【专题】甘巴拉英雄雷达站

甘巴拉英雄雷达站

英雄甘巴拉

英雄永在!向“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牺牲烈士敬礼

“甘巴拉”在成长——“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命名10周年纪念大会在拉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