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渣滓洞、白公馆脱险志士

来源:新华社 作者:张琴 周闻韬 发布:2019-07-11 19:12:53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渣滓洞”的一排牢房,右图为“白公馆”的大门(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血雨腥风中,他们信仰不灭

青山苍翠,渣滓洞、白公馆掩映其中,游人散去后显得格外静谧。然而,70年前,大批革命志士们却在这“人间炼狱”时刻进行着激烈斗争。

铁窗之内,残酷的斗争不断上演,但革命的初心始终激荡。

1949年春节。岁寒,重庆浓雾弥漫。

新入狱的战友带来淮海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捷报,黑牢里的志士骤然兴奋起来。

志士们在狱中庆祝胜利,唱《国际歌》、扭秧歌、贴春联、叠罗汉……唱得酣畅、跳得兴奋,心中满是对曙光带来的憧憬。

郭德贤告诉记者,《红岩》小说中广为人知的“绣红旗”其实发生在白公馆,绣的人是罗广斌等几位被关在二室的男同志,原料是一床棉被。

“放风时得知新中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我们也想做一面红旗。可不知道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就做成大五角星在中间,四个小五角星在四角。”郭德贤说,狱友们把被子上的红色被面拆下来,又找来黄色的纸,撕成五角星形状贴在上面,一面寄托着希望和力量的五星红旗就此诞生。

红旗做好后,牢房里沸腾了,从罗广斌的牢房楼板底下,悄悄传遍白公馆所有的狱友们。大家互相加油打气,还为此写了一首歌偷偷传唱:

我们也有了一面红旗,

等到重庆解放的时候,

打着我们的五星红旗,去迎接我们的党!

……

70年前的11月27日深夜,歌乐山,黑暗如磐。

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一个多月,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志士们满怀希望等待黎明的曙光到来。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开始了灭亡的疯狂大屠杀。300多名革命者的鲜血流成了河,熊熊火光映亮了天空。

孙重在密集的枪声中醒来,他看到“猫头鹰”徐林贵指挥射击手把机关枪枪口伸进门洞疯狂扫射。一时间,战友们纷纷倒下,坐着的头部中弹,站着的胸部中弹,高呼革命胜利的口号声与枪声混成一片,土墙弹孔斑驳,烟尘四起。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白公馆里,郭德贤听见不断有革命志士喊着“革命万岁!共产党万岁”,倒在密集的枪声中。她意识到,最后一刻来了。郭德贤换上入狱前穿着的旗袍,静静地坐在地板上,安抚着一双年幼的儿女,等待最后的命运来临。

就在这时,她突然听见有人敲门,是大学生周居正。原来,由于渣滓洞关押人数众多,特务大部分赶去屠杀,留在白公馆的看守杨兴典在平日与革命者的接触中产生同情思想,打开了牢房,帮助他们越狱。

郭德贤赶紧给两个孩子穿上衣服,和周居正一人背一个孩子,悄悄下楼后,一刻不停地跑。一路上难民汹涌,郭德贤翻过几重山,一直逃到了近20公里外的白市驿地区。

血与火中,仅有35名革命志士在大屠杀中脱险,其中白公馆20人,渣滓洞15人。女性3人,男性32人。

在脱险志士联络处,逃出来的战友们抱头痛哭。大屠杀后第三天,重庆解放,脱险志士重返渣滓洞、白公馆,去帮助辨认遇难战友身份。“太惨了,没有全尸,有的只能看出有点像。”郭德贤说。

脱险的罗广斌走进牢房,撬起屋角那块木地板,将那面浸染着烈士鲜血的五星红旗紧紧攥在手中……

1 2 3 4 5

责任编辑:孙智英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