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甲午海战,表面上看是中日两支舰队的实力对决,实质上是两个国家思想观念的无形较量。看似发生在甲午之年的战局,其实在多年前就已展开。
1842年,魏源写成50卷的《海国图志》。这部“睁眼看世界”的鸿篇巨制在中国鲜有人问津,在日本却被称作“国家之书”,译成几十个版本。1870年前后,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注意到,日本人到欧洲来,“谋求的是根本的改造”;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船炮的价值”。他由此预言:中日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
洋务运动改这改那,首先要改的、最应该改的思想观念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甲午惨败,源于改革不彻底,源于头脑深处的守成、守旧、守摊的思想观念——
战略上守成。同样是建设海军,相比日本确立“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扩张战略,清政府却是“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的保守战略。结果,“保和局”的战略非但没有保住和局,还要吞下惨败苦果,承受“薄海惊心之痛”。
理论上守旧。进入19世纪90年代,“快船快炮”成为海军发展新趋势,海战核心能力正在发生位移。但清廷对此缺乏足够认识,沉湎于舰艇吨位、火炮口径方面的传统优势,最终北洋战舰被击中次数竟是对手的5.6倍!英国海战史学家这样评价北洋舰队,“大东沟海战的结果是对海战理论无知的产物”。
建设上守摊。北洋舰队正式成军,拥有大小舰艇近50艘,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自认为“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的清廷,此后再未给北洋舰队添置一艘军舰。同一时期,日本却每年增建2艘主力战舰,到甲午海战爆发时,北洋舰队已落后于日本的联合舰队。
守来守去,清政府守到最后,守的是一支灵魂僵死的铁甲舰队。甲午一役,清军没有守住一座该守住的城池,没有攻下一个该攻下的阵地。
用甲午这面镜子观照今天,“守”的影子依然盘踞在我们的思想深处。军队长期不打仗,最容易滋长守成思想,失去进取的锐气,一提改革,这个也不能动、那个也有困难。
当前,横亘在我军面前的思想坚冰、观念桎梏依然比比皆是:天天喊打仗,却以不打仗的思想准备打仗;嘴上说体系,实际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多年讲联合,却依然是“大陆军”思维和狭隘军种观念至上……这些“脑袋”里的问题不解决,国防和军队改革就“深”不下、“化”不了。
丘吉尔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我们反思甲午,是“向后看”,但甲午战争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改革一定要“向前看”。
万事开头难,起跑决定后程。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航船,正行驶在转型的“历史三峡”,除了激流勇进,我们别无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