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第33军医务人员庞克道长征中使用的针灸针。
文物:针灸针
规格:九根,最长的约9.8厘米
材质:七根银制,两根钢丝制
主人:红四方面军第33军医务人员庞克道
这包针灸针是红四方面军第33军医务人员庞克道,在长征中为红军指战员治病用的医疗器具。1933年,庞克道参加了川陕省工农医院工作,从事中医业务,同年8月,调到红四方面第33军医院,继续从事中医,庞克道的针灸技术就是到红四方面军后,跟随红四方面军总医院中医主治医师杨国英学到的。杨国英是老中医,四川通江县人,1932年红军经四川通、南、巴地区时,他参加了红军,在红四方面军总医院中医部任中医主治医生,1936年红军北上,60岁的他不能随部队一起行动,组织上将他安置在绥靖县城。1935年6月,庞克道随部队住在四川(原西康)绥靖县(又称大金川)时,他做了十根针灸针,其中七根是请了一位银匠做的,两根是在部队的兵工厂找钢丝自制的,还有一根是请兵工厂工人潘绍安同志帮助制作的,现在还剩下九根。
长征时,很多红军指战员得了发痧(或称瘴气)或感染了霍乱,由于当时中药材十分缺乏,庞克道带着这几颗银针,用针刺少商和足三里等穴位,并让患者内服自己中段小便的方法,给无数的红军战士解除了病痛,针灸在长征途中对治疗发痧和霍乱等疾病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庞克道同志对自己参加红军长征的经历和部队的生活十分怀念,他将自己长征中用过的医疗器具皮包和装在里面的银针、象牙、药瓶都细心保存起来。1958年12月,原成都军区为军博筹建到苍溪县征集文物,时任四川苍溪县人民医院院长的庞克道将这些珍藏的物品捐赠出来,并说:“能让国内外人民参观,这是最大的光荣,因而献出作为自己永生留念的物品。”银针最长的约9.8厘米,表面为黑色氧化层。
(文字/孙成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