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九根针灸针牵出红军的整个卫生工作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孙成智 发布:2016-09-23 19:20:25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长征中红军各方面军的卫生工作

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分别开始长征时,各级都有一个精干而健全的医疗卫生机构。比如,长征初期的红一方面军,中央和中革军委直属的卫生组织机构,包括卫生部机关、医院、卫生教导队(卫生学校)、担架运输队等共3000余人,同时各军团各级卫生组织健全,军团卫生部兼军团医院,有52人,各军团医院下辖2至3个所,每所85人,负责收治携带各军团能随军行动的干部和战士伤员。各师有师卫生部,118人,团有卫生队,编制有卫生队长、医生、医助、司药、看护等10余人和7副担架,装备有小型手术器械,能做简单的缝合、整复等小手术。营卫生员所有医生或医助,5副担架,单独执行任务时,由团卫生队派人加强。组织临时救护所,连有卫生员,他们负责部队的战场抢救、医疗救护与防疫工作。但是,随着不断与敌战斗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部队减员严重,各部队不断进行整编,卫生部门也相应缩编,精简机关,以加强充实基层卫生人员力量。

长征中红军卫生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项是救治伤病员。每次战斗中,红军指战员都有受伤的人员,医护人员突击治疗,克服一切苦难,尽可能做到妥善安置。比如,在湘江战役中,红一军团二师4团政委杨成武右下腿负重伤,部队卫生员为他急救包扎送下火线,军团卫生部部长姜齐贤亲自为他再次检查伤口进行治疗,用担架抬着随军团医院10多天后,才改乘骑马随军行动。在二次攻打遵义时,为抢救娄山关和遵义战斗中的重伤员,总卫生部指示医院抓紧战斗间隙,展开手术工作,挽救了很多指战员的生命。3军团12团政委钟赤兵就是其中一位。在娄山关战斗中,他右大腿负伤,伤情严重,为了挽救他的性命,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卫校教员王斌、孙仪之、李志、梅凌东医生,克服重重困难,为他做了截肢手术,才使他转危为安。在抢渡泸定桥时,敌人放火烧桥,发生了一些烧伤情况,受伤人员由团卫生纵队收容治疗。

第二项是照顾好伤病员。伤病员随医疗救护队伍前进时,医务人员不但要对伤病员进行医治,还要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起居。比如,中央红军在转战黔、滇、康、川时,为了在行军中及时治疗伤病员,医院医护人员分成消毒、换药、护理三个小组,每次出发前就做出一切治疗处置,并派出打前站的人,先到预定大休息的地方或宿营地,烧好开水,做好稀饭,使伤病员一到就能喝上水,吃上饭。到达宿营地后,第一件事就是找门、搭铺,给伤病员安排好住处,随后给伤病员治疗换药、洗脸、洗脚、开饭,紧张的时候,根本没有躺下休息的时间,有时半个多月背包都不曾离肩,虽然辛苦,但人人情绪饱满,任劳任怨,忘我工作。在过草地时,医护人员不顾疲劳,每次露营都先为伤病员选择一处比较干燥的地方,支架架起简单布蓬,用以遮风挡雨,进行各种治疗处置,然后捡些干柴、牛粪等生起半明半灭的篝火,为伤病员驱寒、烧开水、弄饭,尽管没有吃的,哪怕只有一把野菜,也要煮熟让伤病员吃上热食。

第三项是搜集药品器材。药品器材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救护必须的物质保证。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前,总卫生部虽然发给各级卫生机关两三个月的药材,后来,长征的时间长达1年之久,携带的药材远远不够用了。药材的补充,一是靠打开一个城镇后就地征购,二是沿途没收帝国主义分子和土豪劣绅经营的医药器材,三是从敌人手中缴获。但从这三个方面得到的药材毕竟有限,不得不把着眼点放在草药上面,依靠就地取材来解决。一般来说,用西药治疗伤员,用中药治疗病员。敷伤用的纱布、棉花、绷带等都是用过后洗净煮沸消毒再用。用食盐水洗涤伤口,用红汞碘磺纱布换药。最困难的时候,以植物叶子、喇嘛经文用纸蒸煮后代替纱布,以蒸煮过的羊毛代替脱脂棉,以动物油脂代替软膏。仅有的一些强心、止血、镇静等西药,只能用于危重病人。但中草药却易于得手,沿途到处都可以收集采摘麻黄、柴胡、大黄、具木和黄连,稍加泡制即可使用,这对治疗感冒、肠胃病等起了很大的作用。2、4方面军都有一些中医师,如四方面军总医院,还设有一个由中医、重要人员组成的中医部和一个中医训练班,受到伤病员的好评。

第四项是卫生防病工作。长征中卫生防病工作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由于采取了积极措施,使疾病预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定程度缓解了部队减员。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有高温高热,也有高原高寒地区,中暑、疟疾、肠道传染病、高原缺氧、雪盲症、冻伤、脚伤经常发生,还有因误食野菜发生的食物中毒等疾病。对待这些疾病,医务人员既要准备必要的药品,更要做好宣传,督促检查部队做好预防。比如,红军突破湘桂黔数十万敌人的层层包围之后,部队转向敌人空虚的云南进军,此时正值初夏季节,天气炎热,部队进入高原地带,由于甩开了追兵,部队都是白天行军,为了防止中暑、疟疾和肠道传染病,要求部队在出发前喝足水、带足水,沿途不吃腐烂瓜果等不洁食物,行军速度放慢,15里一小休,30里一大休,60里即宿营,缓解了指战员的过度疲劳。到达宿营地之前,由各团卫生队派出卫生侦察人员先一步到宿营地点,选好能饮用的水源,避开有传染病人的房舍和村庄,树立木牌加以标明。如果部队住下后发现有传染病人,也要坚决离开另觅宿营地。部队到达后,卫生人员即深入到班、排、连检查发病情况,送医送药上门,督促战士用热水洗脚,治疗脚伤和脚泡等,指导各伙食单位在远离水源和厨房处挖厕所,使用后用土掩埋或撒生石灰,以防蝇防臭。中央红军翻越第一座雪山后,卫生部门及时总结经验,制定出预防冻伤和晕倒的措施和一些必须注意的事项,由各级司令机关以命令形式下发部队遵照执行。这些措施和注意事项的内容包括:必须在翻山的前一天到达登山出发地,保证部队夜间睡好,天不亮就出发,力争在中午以前翻过山顶(因下午气候多变,常有狂风大雪),出发前要吃热熟食,吃饱吃好,带足开水和干粮,多穿衣服,每人都要准备些驱寒生热的烧酒、生姜、胡椒、辣椒等食品,登山时不能走的过快,到达雪线前进行休息一次,调整鞋袜,吃些干粮,做好一鼓作气翻过山顶的准备,翻过雪线后,不能停步,不准休息、不能说话和唱歌(防止雪崩),更不准掉队,再疲劳也要坚持走,呼吸困难时要走慢些……由于卫生防病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减少了部队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第五项是培养医护干部。红军长征时卫生干部主要靠自己培养。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中央苏区的红军卫生学校已培养医务人员700余人,在校学员200余人。从江西出发时红军卫生学校改编成卫生教导队,教导队边行军边进行教学,进入贵州后,部队减员严重,教导队人员全部回到原部队参加卫生工作。第一次进入遵义后,总卫生部利用休整间隙,召回学员进行部队多发病和战伤救护培训,以适应部队行军作战需要,一渡赤水前学员再次被分回各部队工作。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一方面军卫生部一部分人员编入左路军,随四方面军行动,期间共培训医护人员300余名。除总卫生部培训的卫生学校学员外,各军团在长征中也都未间断医护培训班。比如3军团的军团卫生部,就有1个军医班和1个护训班,他们比中央纵队条件差,但坚持边行军边作战边办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学员学完基础知识后,主要是在治疗护理工作中来完成教学计划。红二方面军在长征过程中,虽然没有教学机构,但能克服困难,采取分散教学办法,由各军团、师卫生部,不断举办短期训练班的形式培训,基本上做到了随减员随补充,保证了部队医疗救护和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还有其他工作,比如将重伤员安置在老乡家,动员雇请民夫,作民夫思想工作等。

1 2 3

责任编辑:孙智英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