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的先烈,用鲜血践行人民军队宗旨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梅常伟 解放军报记者 严珊 发布:2016-09-30 04:02:49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你们的业绩万古长青

—— 献给长征中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秋意渐浓时节,首都北京,“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观众如织。

展览举办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门前,一条以“复兴”命名的宽阔马路车似川流、人潮不息。

从复兴路走近“长征路”,今天的辉煌与昔日的艰苦跨越80年时空,辉映出一条写满光荣与梦想的红色飘带。

而那一抹鲜红,是长征中英勇献身的先烈们用热血染成的。

回望80年前的漫漫征途,那些信念如磐、前仆后继的身影,早已熔铸进他们所开创的伟大事业,化为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初秋的广西兴安县,层林叠翠,江水澄彻。

县城西南,一座三支步枪造型的碑体高高矗立,来来往往的人们总会投去深情的目光。那是湘江战役红军烈士英灵安息地的象征。

湘江一战,中央红军损失惨重,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担负后卫的红34师和红18团及大批失散人员被截于江东,大部战死;红14团团长、副团长、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全部英勇牺牲……

此役,蒋介石企图将红军全歼在湘江以东的阴谋破灭,中央红军主力得以保存,进而向云、贵、川和陕西挺进。

不唯中央红军,也不只湘江战役。各路红军长征期间,动辄就要面临3倍、5倍乃至10倍于己的强敌的围追堵截。

据统计,红军长征途中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仅师以上规模战斗就有120余次,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

兵临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红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每一战都有大批战友倒下,但活下来的人毫不退缩。”从赣南一直征战到陕北的老红军唐进新生前回忆,“再大的牺牲,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因为我们有红色理想。”

长征途中,包括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在内的4支长征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沿途补充兵力1.7万,到长征结束仅剩数万人,其余战死或失散在长征途中。

先烈们宛如一块块奠基的路石,铺展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道路……

天上有飞机轰炸,地上有强敌围堵,孤军远征的红军极度缺乏保障,经常处于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的困境之中。生存,成为最首要的任务和最大的难题。官帮兵、强帮弱、大帮小、有帮无,是红军习以为常的事。

“每个人都争着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今年99岁的老红军、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回忆说,许多伤员任凭伤口发炎、溃烂也不医治,为的是多省下一滴酒精、一卷绷带给战友……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所信仰的革命事业。”亲身经历这段历史的杨成武曾说,“他们坚信‘牺牲我一个,自有后来人’,坚信中国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

“作为个体,没有比活下来更大的事;但作为红军战士,他们都是无私无畏的共产主义奋斗者。”军史专家徐焰说,许多红军将士虽然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但他们的生命,却在活下来的战友身上延续下来,在这支部队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事业中化为永恒。

“红军说他们是工农的队伍,为了百姓而战,每天还给我们工钱,和动不动就抓壮丁出劳役的国民党军完全不一样。”今年102岁的支义青当年曾在全州县凤凰嘴渡口给红军架设过浮桥。

进入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民区,红军即便遇到冷箭、冷枪袭击,也绝不开枪,取得了彝族同胞的信任,留下“彝海结盟”的佳话,不少彝族青年还主动参加了红军。

“穷苦人民在和红军短暂接触的过程中,都深深感到红军是自己的队伍。”百岁老红军刘德元回忆说,“许多红军战士宁愿饿死、冻死,也不违反群众纪律,还把从土豪劣绅家没收来的粮食、衣物送给穷人。”

“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践行着人民军队的宗旨,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在漫漫长征路上,赢得了沿线人民群众的支持。”长征史专家徐占权说,正因为汇聚起军民鱼水情深的不竭伟力,红军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今天,即将迎来90岁生日的人民军队正在进行新的长征。先烈们用生命履行的诺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然是这支军队创造新的更大业绩的动力之源。

(本报北京9月29日电)

(《解放军报》2016年09月30日 01版)

责任编辑:宣琦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