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事实证明,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国家档案局选取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中国抗日战争一些代表性战役、战斗的部分档案,以重现当年中国人民那可歌可泣、浴血奋战的历史壮举。(>>详细点击)
抗战档案三十:湘西会战(芷江战役)
1945年4月,侵华日军集结约8万余人的兵力,在第20军司令官板西一良指挥下,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向湖南西部发起进攻,企图合围芷江机场,摧毁中美空军的前沿阵地,并一举占领湘西,威胁重庆,挽救其行将灭亡的命运。中国方面调集约11万余人的兵力,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挥下,以陆军第四方面军王耀武部为主力,以地形险峻的雪峰山地区为依托,构筑层层阵地,采取节节阻击、诱敌深入、包围聚歼的战术,与日军展开湘西会战。在湘西民众的大力支援下,中国军队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实施顽强抗击,并主动出击,不断给日军以重创。日军进攻一再受挫,攻势逐渐衰退。会战后期,中美空军出动强大的空军机群,从空中对日军地面部队实施猛烈打击。中国第四方面军乘势出击,向日军发动全面反击,收复了所有失地,击败了日军的进攻。湘西会战(芷江战役)是中国抗战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历时近2个月,战线长达200余公里。中国军队以伤亡1.9万余人的代价,歼敌2.8万余人,取得了抗战正面战场最后一役的完胜。此后,日军在中国战场彻底停止进攻作战,直至战败投降。......【详细】
抗战档案二十九:衡阳保卫战
1944年初,日本为打通大陆交通线,挽救孤悬南洋的日军,纠集侵华日军主力,发动了“一号作战”,中方称为豫湘桂战役。衡阳保卫战是豫湘桂战役中最惨烈的一役。1944年6月,日军动用11万余人的兵力分三路南进,直扑军事要冲衡阳。中方第十军1.8万人在方先觉军长指挥下守卫衡阳。从6月21至8月8日,在装备不足、援军不至、粮弹不继的情况下,中国守城官兵仅凭粗陋野战工事,孤军奋战,抗击日军波浪式的冲锋围攻,以血肉之躯阻止敌军进攻。衡阳保卫战历时长达48昼夜,以守军弹尽援绝、伤亡殆尽而惨烈告终。衡阳保卫战阻挡了日军的凶猛进攻,成功粉碎了日军企图3天拿下衡阳城、7天打通西南大陆交通线的迷梦,牵制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兵力,为中方调整战略部署赢得了有利战机。此役,中方伤亡1.5万余人(其中阵亡7600多人),日军则伤亡多达6万之众(其中被歼19000多人)。日方在战役中的损失及其影响,直接导致了首相东条英机的下台。衡阳保卫战不但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寡敌众的典型战例,被西方媒体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详细】
抗战档案二十八:车桥战役
车桥镇位于江苏省淮安县东南,是联系苏中和苏北的枢纽,是日军第65和第64师团的结合部,仅有日军1个小队和伪军1个大队据守,比较突出孤立。据此,新四军苏中军区决心集中5个团兵力组成3个纵队,采取攻点打援战法,以1个纵队夺取车桥,两个纵队于外围准备歼灭增援之敌。1944年3月5日1时50分,我担任主攻车桥部队避开敌之外围据点直取车桥,在炮兵大队的火力支援下,一举突入车桥镇内,经一夜激战,全歼伪军1个大队,并将日军压缩包围于核心工事。我军对车桥的进攻,震惊了周围日军,淮阴、淮安、泗阳、涟水等地日军遂乘装甲车和汽车分5批驰援车桥。当第一批增援之敌进至车桥以西芦家滩时,遭我阻援部队沉重打击,被迫退入我预设之地雷区。我军遂乘雷群爆炸奋勇出击,歼敌240余人。接着又给逐次增援之日军以歼灭性打击。6日晨,车桥之残余日军乘隙逃窜。我军乘胜扩张战果,至13日相继收复泾口、曹甸等据点12处,战役遂告结束。......【详细】
抗战档案二十七:常德会战
1943年11月初,侵华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对云南的反攻,向中国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的常德地区发动攻势。日军第11军纠集5个师团及伪军共10万余人,出动飞机130余架,在横山勇司令官指挥下,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守军集中了第六、第九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21万人,飞机100余架,在常德城及外围地区与敌接战。常德会战是正面战场大规模的会战之一,在中国抗日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的地位。......【详细】
抗战档案二十六: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反攻作战
1943年10月,为重新控制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与英、美军队联合发起对缅北、滇西日军的反攻。 1943年10月14日,中国驻印军新编第38师击破日军第18师团防线,攻取新平洋,进入缅北。1944年初,攻占坚布山隘,逼迫日军残部向孟拱河谷撤退。随后,中美突击支队继续挺进,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于8月4日占领密支那。 在密支那作战的同时,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1944年5月下旬越过高黎贡山,进至瓦甸、江苴以东之线。6月至9月,进攻并占领松山。9月14日,攻克腾冲。11月至次年3月间,连续攻克龙陵、八莫、南坎、腊戍等重镇。至此,缅北滇西战役结束。 缅北滇西会战历时一年半。中国远征军攻克日军盘踞的缅甸北部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云南西部失地8万余平方公里,成功打通了西南国际陆路交通线。此役,我军毙敌4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弘扬了国威。......【详细】
抗战档案二十五:太行太岳夏季反“扫荡”作战
1942年5月,日军以3万余人兵力,采取“铁壁合围,捕捉奇袭”等战法,对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进行夏季“扫荡”。 5月19日,敌以2.5万余人的兵力,对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所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北部地区进行“扫荡”。25日,敌在其航空兵的支援下发起攻击。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机关在部队掩护下,分3个方向突出重围。在紧急情况下,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指挥突围作战中,不顾个人安危指挥部队突围,不幸中弹,于十字岭壮烈殉国。26日,敌转入“辗转清剿”,为粉碎敌之“清剿”,我军积极展开破袭战。31日,奇袭长治敌飞机场,毁敌机 3架,汽车14辆,油库 2座。与此同时,乘敌后方空虚,一度袭入虒亭、五阳、黄碾等敌据点,给敌以很大打击。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平汉、白晋、同蒲和正太等铁路沿线展开破击战,有力地配合了内线部队的反“扫荡”作战。......【详细】
抗战档案二十四: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缅甸与中国云南相邻,当时为英国殖民地。连接缅甸与中国云南的滇缅公路,是战时重要的国际通道,大量战略物资经由滇缅公路运抵中国抗战后方。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便企图切断这一重要战略通道,以威胁中国抗战大后方。 1942年1月,日军登陆缅甸,进攻仰光。2月,英国请求中国派遣军队入缅协助作战。3月8日,日军占领仰光,英军败退。3月20日,日军猛攻同古,英军岌岌可危。在日军兵力、装备都占优势并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中国克服困难,派出优势部队组成远征军入缅作战,与日军苦战12天,歼敌5000余人,成功掩护同古英军撤退。日军继而北犯仁安羌,围困英军主力。中国远征军驰援作战,成功救出被俘英军7000余人及美国传教士与记者等500余名。......【详细】
抗战档案二十三:苏北苏中1941年夏季反“扫荡”战役
1941年7月上旬,日伪准备对盐阜地区进行“扫荡”,企图歼灭在盐城的新四军领导机关,摧毁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军部领导盐阜区军民进行反“扫荡”作战。盐阜、苏中区军民在新四军军部的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相互策应,使敌顾此失彼,对粉碎敌之“扫荡”起了决定性作用。至 8月底,敌之“扫荡”被彻底粉碎。在 1个多月的反“扫荡”中,我军共作战 130余次,歼敌3800余人,击沉敌汽艇 30余艘。我军伤亡 1000余人。......【详细】
抗战档案二十二:百团大战
1940 年夏,为粉碎日军“囚笼政策”,敌后抗日军民乘青纱帐和雨季,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八路军参战部队达105 个团约 20 余万人,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推迟了日军“南进”的时间,并对支持正面战场作战,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的作用。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希望所在。......【详细】
抗战档案二十一:枣宜会战
1940年5月1日至6月18日,侵华日军集结20万人的兵力,以华中派遣军第11军为主力,发动枣宜会战。日军以湖北枣阳和宜昌地区为中心,对中国第五战区展开大规模攻势,企图围歼中国第五战区主力,并攻占宜昌,威胁中国战时首都重庆。中国第五战区调集6个集团军共38万人的兵力,对日军进行防御作战。......【详细】
抗战档案二十:北岳区冬季反“扫荡”战役
1939 年10 月 25 日,日军纠集 2 万余兵力,向晋察冀的北岳区进行冬季大“扫荡”。11 月初,晋察冀部队在八路军第120师的配合下,在河北省涞源县雁宿崖、黄土岭成功地进行伏击围歼战,两战共歼敌 1500 余人。11月 7日晨,敌主力由黄土岭出发,在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率领下,沿山谷向东移动,下午 3时进入我伏击圈。我军当即发起攻击,敌伤亡惨重。激战中,我第一团发现一独立家屋附近猬集一群敌人,即令第一军分区炮兵连以迫击炮火力对其进行袭击,当即将阿部规秀中将击毙。至8日,我军共歼敌 900余人。这是中国抗战史上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的指挥官。11 月中旬,日军采取分路合击战术直插抗日根据地腹地。八路军沉着应敌,经过 43 天大小 108 次战斗,毙伤敌军 3600 余人,历时 40余天的冬季反“扫荡”作战胜利结束。不仅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并且使敌不敢再轻易以少数兵力深入我根据地腹地。......【详细】
抗战档案十九:昆仑关大捷
1939年11月,为了切断中国海外交通补给线,日军第5师团及驻台湾混成旅团在广西北部湾龙门港登陆,24日攻占南宁。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 为了夺回战略要地昆仑关,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调集9个军的兵力,分别从北、东、西三路出击。第三十八集团军所属第五军和第九十九军为北路军,担任昆仑关正面及侧背之攻击;第二十六集团军为东路军,在郁江南岸及邕钦路两侧袭击日军后方,破坏其交通运输;第十六集团军为西路军,向高峰隘攻击,牵制日军。此役是中国军队对日军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正面攻击战,重挫日军王牌第5师团,予其第21旅团以歼灭性打击,击毙其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及以下官兵4000余人,极大地振奋了民心士气。......【详细】
抗战档案十八: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年9月,为进一步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4个师团、2个支队及海军、航空兵各一部共10万余人,由赣北、鄂南、湘北分途进犯长沙,企图在最短期间内将中国第九战区主力歼灭。 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调集30多个师和3个挺进纵队共24万多人,决定利用山岳江河等有利地形组织防御,采取“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作战方针,逐次抵抗,诱敌深入,准备在长沙附近消灭日军。此役,我军粉碎了日军试图围歼我第九战区主力的战略目标,消耗了日军大量人员、装备。日军显露出发动大规模作战时兵力不足的弱点。我方广大官兵的士气得以提振,抗战必胜的信心进一步增强。......【详细】
抗战档案十七:随枣会战
1939年4月底,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投入三个师团和一个骑兵旅团共11.3万人的兵力,发动奔袭,企图将中国第五战区军队主力消灭在湖北随县、枣阳一带。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调集了约22万人的兵力,编成左集团军、右集团军、江防军、游击部队及第二线兵团,依照“长久保持桐柏、大洪两山地带,以攻为守,予敌以打击”的方针,进行防御作战。 随枣会战中,中方第五战区战略战术灵活机动,不仅打破了日军围歼我军主力的作战计划,而且达到了消耗与牵制敌军的目的。......【详细】
抗战档案十六:晋察冀1938年秋季反围攻
1938 年9 月下旬,日军出动 5 万多人,对五台、涞源、阜平等地发起围攻,企图分割抗日根据地,寻歼晋察冀军区主力。晋察冀军区依靠人民群众,实行坚壁清野,将主力隐敝于机动位置,选择有利战机集中歼敌一股或一部。以部分主力与广大民兵游击队相结合,采取阻击、伏击、袭击等手段,钳制、消耗、疲惫各路敌军。而日军在围攻作战中,因找不到八路军主力和固定的阵地而扑空,并不断遭到袭击,竟然违反国际公法大量施放毒气,如10月4日对我实行猛烈炮击,并发射毒气弹400余发,我军有5个营遭敌毒气袭击。至11月7日,我军反围攻作战基本结束。在历时48天的反围攻中,我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36次,晋察冀军区在八路军第120师部队的配合下,毙伤日伪军5200余人,缴获长短枪570余支,轻重机枪49挺,各种火炮10门及其他军用物资一部,粉碎了敌人围攻晋察冀边区、消灭我军主力和领导机关的企图,保卫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同时有力地策应了正面战场友军的武汉会战。......【详细】
抗战档案十五:万家岭大捷
1938年8月武汉会战期间,中国第九战区将7个军的兵力部署在江西德安、瑞昌、庐山地区,迎击日军的进攻。万家岭大捷是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并称抗战防御阶段的三次大捷。此役也是侵华日军惨败之典型战例,历来为日本军方所讳言。......【详细】
抗战档案十四:武汉会战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华中重镇武汉成为中国的政治、军事中心。1938年6月,为了击垮中国抵抗力量,侵华日军溯长江西上,发起对武汉的攻击。中国军队以武汉及附近地区为中心,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战场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历时4个半月,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日军占领武汉后,因战线加长,国力所限,对华战略攻势已达极限,开始从战略进攻向战略相持转变,“速战速决”的迷梦彻底破灭。......【详细】
抗战档案十三:晋东南反九路围攻
1938年4月4日,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一军集中兵力3万余人,由同蒲、正太、平汉铁路线及长治、屯国等地出动,分九路向晋东南地区八路军和国民党军大举围攻。我军各部协同国民党军,阻止敌军深入。至 10日前后,出犯之敌均被阻止,只有敌第108师团 3个联队分三路侵入晋东南根据地腹地。八路军总部令第129师主力及第689团,伺机歼灭侵入武乡的疲惫孤立之敌。是役,历时23天,我军共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8座,从而使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为我军向冀南、豫北平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详细】
抗战档案十二:台儿庄大捷
日军于1937年12月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打通津浦线,连接南北战场,决定从南北两端夹击徐州,鲁南军事要地台儿庄成为日军的首争之地。......【详细】
抗战档案十一:响堂铺战斗
1938年3月,神头岭战斗胜利后,八路军第129师决心以主力于山西涉县西南之响堂铺,伏击敌往返之运输部队。此次战斗,我军共歼日军少佐以下400余人,毁敌汽车180辆,缴获长短枪130余支、迫击炮4门,以及其它大批军用物资。由于战前后方勤务工作组织得好,以及民兵和群众随同部队打扫战场,迅速转移缴获物资,因而当战斗结束后2小时10余架敌机来袭时,我已安全转移。这次战斗以小的代价取得了较大的胜利。......【详细】
抗战档案十:神头岭战斗
1938年3月上旬,八路军第129师进至襄垣东南地区,伺机破袭邯长路,打击西犯之敌,支援晋西南友军作战。神头岭战斗,由于我军准确掌握敌情,适时定下伏击歼敌于运动中的正确决心;注重现地勘察,巧妙利用地形,正确选择伏击阵地,进行严密伪装,同时,周密部署和使用兵力,采取三面伏击,形成“口袋”,因而收到了隐蔽突然、出敌不意、速战速决之效。......【详细】
抗战档案九:晋西北破袭战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位于同蒲铁路大同至太原段以西,长城线以南,黄河以东和汾(阳)离(石)公路以北,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东面屏障和联系华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枢纽。1937年9 月下旬,第120 师在贺龙、关向应率领下进抵晋西北,至1938年初,形成以管涔山为依托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20 师由出师时的8200余人扩大到2.5 万余人,对敌占之同蒲路北段和大同、太原威胁颇大。......【详细】
抗战档案八:南京保卫战
日军占领上海后,为“膺惩”中国的抵抗,决定攻占中国首都南京。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其所辖部队,多数为从上海战场撤退的残兵,也有教导总队等生力军。12月初,日军占领镇江、句容、溧水,突破南京外围及复廓防御阵地,直逼南京城垣。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了空前的拼死决战。7日,日军兵临城下,松井石根司令官从空中投函唐生智劝降。唐生智不予理睬,继续命令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仅雨花台一地守卫将士就有6000多人全部英勇殉国。......【详细】
抗战档案七:广阳伏击战
广阳两次伏击战,共歼日军1000余人,缴获骡马700余匹和大批枪支弹药及其他军用品。八路军伤亡 300余人。八路军英勇作战,迫使日军改道西犯,迟滞日军进攻太原的行动达一周之久,援助和掩护了防守娘子关地区的国民党友军的安全撤退,振奋了当地人民的抗日精神。......【详细】
抗战档案六:忻口战役
忻口战役历时一个多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以伤亡10万余人的代价,歼敌 2 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和不可一世的骄蛮姿态。忻口战役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配合较好的一次战役,共产党不仅提出关于作战方针的正确建议和意见,而且还以八路军积极有力的实际作战行动,配合和支持了友军的阵地防御。......【详细】
抗战档案五:阳明堡战斗
1937年10月中旬,奉命于崞县、代县以东地区侧击敌人的第129师先头部队第769团,进至滹沱河南岸苏龙口、刘家庄一带。该团发现敌机不断由滹沱河北岸的阳明堡机场起落。经周密侦察获悉:阳明堡机场有敌机 24架,并驻有警卫分队和地勤人员共 200余人,机场周围设有铁丝网并构有简单防御工事。据此,第769团首长决心夜袭敌机场。10月 19日夜,第769团各部分别向预定地区开进。第3营以两个步兵连和机枪连组成突击队,以一个步兵连作营预备队。突击队避开敌警卫分队,秘密进入机场。当接近到距敌机约 30米时,敌哨兵始发觉,我突击队当即按预定计划发起攻击,一部将敌警卫分队压制于掩蔽部内,并打退其连续反扑;一部迅速扑向敌机群,敌机顿时爆炸起火。此时,敌警卫分队疯狂实施反扑,我突击队与敌展开白刃格斗。经一小时激战,歼敌 100余人,毁伤全部敌机 24架。完成任务后,部队顺利撤出战斗。......【详细】
抗战档案四:雁门关伏击战
1937年10月18日,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主力于雁门关以南公路两侧高地设伏,打击往返于大同至代县间的敌运输部队,切断进攻忻口之敌的后方补给线。......【详细】
抗战档案三:平型关战斗
平型关战斗,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详细】
抗战档案二:八一三淞沪会战
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海军又在上海地区寻衅挑战。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日军借此事件派军舰游弋黄浦江及长江口,作进攻威胁。为抢得战争主动权,我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奉令率领第87、88师等部向上海推进,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试图赶敌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详细】
抗战档案一: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华北日军在中国第二十九军防地卢沟桥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随后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 7月8日凌晨5时左右,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负责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二十九军37师109旅219团,在团长吉星文的率领下奋起还击,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