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冰化雪,风餐露宿,对九总队官兵来说是家常便饭。王向前摄
大地见证——矗立山河的“守天”阵地怎样打造
在该总队战史馆,一块注有多个蓝色标记的中国地图引人注目——
一个标记,意味着该总队完成的一项重大国防工程。从寒风刺骨的黑土地到干旱高温的大西北,从高寒缺氧的世界屋脊到云雾缭绕的东南沿海……这张工程征战图记录着官兵们一次次跋涉与超越。
“这是国防工程,我们九总队来干。”2010年夏,天山脚下,某工程投标会上,众多施工单位在得知工程控制价仅为成本价时纷纷退却。总工程师李建举代表总队决定承建该工程。
“不好,沙尘暴来了!”6月的一天,正在施工的官兵抬头看见远处一股黄流遮天蔽日,万里晴空霎时乌蒙蒙一片,能见度不到两米。为抢盖刚打好的作业面,士官杨海波被狂风卷起的碎石击中头部,顿时血流如注。
开弓没有回头箭。开工就是开弓!该总队官兵拼尽全力如期完工。
“多修一条跑道就多一分优势,多建一个阵地就多一分胜算。”那年年初,该总队了解到某地战备工程建设任务繁重。曹定国和总队其他领导商议后毅然决定:一边退回几个地方工程的邀请函,一边向上级递交请战书,迅速抽调人员、装备组建任务部队。
台风、缺水、没电,担负的战备工程都是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的“三边”工程,首次跨区至沿海地带执行任务的九总队官兵,遇到了一块块“硬骨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克服了没有现成经验、没有相应施工设备等困难,高标准完成一批全军重点建设战场项目。
征战图上,一幅幅场景震撼人心:参建航母舰载机试验训练平台时,士官邓甲元7个月就将作战靴5厘米厚的鞋跟磨得与脚前掌一样平;在海拔3500多米的滇西某地修建某战备工程的节骨眼上,许多民工吃不消高负荷的连轴转,给多少钱也不干了,官兵们无一退却,拼着命提前10天完成主体工程……
常年在恶劣环境下长期高强度作业,总队有3名官兵壮烈牺牲,9人落下终身残疾。他们先后完成重大国防工程百余个,多次获国家样板工程奖、鲁班奖、詹天佑奖和军队优质工程奖,并被评为全军“十五”“十一五”战备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