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八一路小学四年级学生正在该区实践教育基地军训。王根成摄
习主席今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青少年的教育中,国防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强化爱党爱国爱军价值取向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河南许昌军地围绕破解青少年国防教育教材、教室、教员中的突出矛盾问题,对如何做好青少年国防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国防教育的上课铃犹如晨钟暮鼓,在许昌市数十万青少年心头敲响,深深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近日,记者来到许昌展开实地调研,以期对讲好新时代“强心课程”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编 者
沉甸甸的书包里有没有一册红色读本?
国防教育教材“加锌补钙”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
三国时期的群雄逐鹿,革命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翻开古城许昌历史画卷,军事底蕴厚重、崇军尚武之风扑面而来。
然而,许昌军分区在两年前的一次调研中发现,在这片热土上,并没有一册系统的国防教育教科书。
1%与40%,这两个数据如同失衡的跷跷板,折射出中小学校国防教育面临的尴尬和无奈:
许昌军分区领导在调研中发现,该市中小学课本、课外读物中,国防知识比例不足1%,西方图文比例却高达40%;37%的学生对国防知识了解甚少;考试满分百分试卷中,国防考题只占1到3分。
更令人担忧的是,课本上的红色名篇也大幅删减,许昌地区这么多年来也缺少一套红色读物。很快,许昌军分区和地方教育部门联手推出的“播红工程”由此发轫。军分区邀请来自国防大学、陆军工程大学、陆军指挥学院、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和地方大学的22位专家教授,成立6个专家编写小组,历时17个月完成14册共212万字的国防教育系列课本编写。今年4月中旬,全市中小学校不同年级21个国防教育试点班级开课试讲。
参与教案编写的国防大学教授卜延军介绍,他们围绕“铸魂壮骨”核心编写思想,按照“大国防、新视角、多领域”编写思路,围绕党和军队的红色基因这条主线设置课目,针对青少年各个阶段学业进程和心智发育特点循序渐进编写内容,设置情感认同课、红色传承课、行为引导课、兴趣实践课等课程,从思想教育到行为转化,形成体系化、递进化育人链条。
“红25军血战独树镇,牺牲200余名官兵,大部分是17岁以下的娃娃兵,没有一人留下姓名……”课堂上,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老师孙翔把这个故事讲得荡气回肠。
有学生在分享听课感想时说:“无数革命先辈在我们这个年龄就为国家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而我们每天考虑的大多是自己的成绩,很少考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套丛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也引发我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长葛市教体局干部张万迎告诉记者:“这套丛书每一册都分为英雄传奇、自信中国等七大版块,既讲浓墨重彩的大事件,也讲触动心灵的小故事,课堂上润物无声,青少年喜闻乐见。”
对此,许昌军分区司令员李选才深有感触:“红色读本只有搬进学生心房,国防教育才有分量!”
让学生热血沸腾的课堂在哪里?
国防教育课桌搬出围墙
课堂与考场,是学生们最熟悉的地方。那次征兵考场的“国防考量”,“烤”得许昌军地上下一片心慌。
2017年8月,该军分区刊发在“中国民兵”微信公众号的《一张应征青年不合格的体检表暴露十大问题,应引发全民深思!》一文如平地惊雷,令人警醒。文中讲道:青少年中超重、高血脂、近视眼占65%,一次性通过体检合格率仅为28.7%;一些青少年男生柔弱有余、阳刚不足。有网友不无忧虑地疾呼:谁来保卫未来的中国?
一位班主任用“三多三少”概括尴尬和无奈的青少年国防教育课:鼓励号召的多,触动思想的少;坐而论道的多,新鲜动感的少;传统灌输的多,启发自觉的少。
“有些书,要用心来读;有些路,要用脚来走。”许昌军分区政委冯奕说:“新时代青少年国防教育,要用热气腾腾的课堂点燃热血沸腾的胸膛。”
如何打破国防教育做讲座、听报告、发资料的常规做法?许昌军分区与市教育局联合探索开展国防教育研学活动,铺设“行走”的课堂:
——走进绿色方阵,点燃热血豪情。他们联合驻军每年定期举行“军营开放日”活动,让青少年与雄师劲旅的官兵近距离接触,摸真枪真炮、看真打真练,观看格斗术、刺杀操、装甲步兵战术行动等课目演示,让孩子们既有强烈的直观感受,更有浓烈的情感升华,激发爱国豪情和崇军热情。
——迈进红色殿堂,感受浴血荣光。许昌是革命老区,红色故事俯拾皆是。他们开辟5条红色研学路线,体会抗战名将吕公良率三千将士血战三万日军的悲怆、感受华东野战军三纵解放许昌时6次拉锯战的英勇……在看见与听见、脚印与烙印的交融中,步入血与火的红色历史画卷,完成后人与先烈的心灵对话。
——跨进实训基地,磨砺筋骨意志。从去年开始,该市依托魏都区教育实践基地组织魏都区中小学生进行军事体验式、情景演绎式轮训试点,全程实行半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利用一周时间进行内务整理、基础训练、作风养成等12个课目。同时,开展听一次英雄故事、练一次英雄胆、唱一首军歌等“五个一”活动,一年内有10余万名学生在此加钢淬火。
不见硝烟弥漫,却也威风凛凛。“六一”前夕,该区八一路小学四年级五百余名“娃娃兵”方队庄严宣誓的镜头令人难忘:他们面向国旗举起右手,高唱《国歌》,队列会操,口号响亮,淌着汗水的脸上,少了娇气,多了豪气,令人动容。
谁来做精神高地的“播火者”?
国防教员走上中小学讲台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这是一棵“大树”摇动一片“小树”的心灵碰撞,讲者深情倾诉,听者泪眼盈盈。
这堂题为《如果山河在,国防破》的国防教育课,由襄城县斌英中学老师张俊华主讲,面对台下数百名学生,她从82年前日军轰炸上海时一个孤儿坐在废墟上哭泣、叙利亚难民小女孩向相机投降、也门撤侨行动中华侨小朋友笑着被中国女兵牵着上舰回家这3张照片开始,讲述照片背后的国防忧思:“有国无防的旧中国和今天的叙利亚一样,民众任人宰割。如今,我们强大的人民军队时刻在保护着祖国和人民……”听着老师结合历史与现实讲国防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台下学生纷纷陷入了沉思。
予人星火者,必心怀火炬。心怀家国的老师对国防进行生动深入的讲述,也必将引起学子家国情怀的共鸣。
现实情况是,在当前国防教育阵地上,像张俊华这样给人传递薪火的“火炬手”并不多。该市教育局局长杨钧安把国防教育教师队伍面临的难题概括为“三难”:国防教育经验少,授课开展难;多元文化冲击大,家国情怀培塑难;青少年叛逆心理强,价值观引领难。
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说:“青少年国防教育是一项城市思想文化建设的希望工程,也是决定城市精神高度的重要一极!我们的园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4月8日,许昌军分区联合市教育局举办中小学校国防教育教学研讨培训班,全市80余名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代表参加,组织专家对示范观摩、军营参观、实践体验等12种国防教育教学形式进行讲解,让教师代表了解国防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后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将形成常态化,从源头上解决国防教育长期困扰的“老大难”问题。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市还探索制定了中小学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培训、制度保障、督查考评四个体系,将中小学国防教育纳入双拥模范城考核、纳入市人大督查检查范围、纳入学校工作绩效考评课目、纳入教职员工职称评定要素、纳入学生基础课目考试“五个纳入”的监督和落实机制,推动青少年国防教育长效常态、落地落实。
讲台课堂有尽时,塑魂育人无绝期。该市开展的持续不断的国防教育激发了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军“热传递”效应,当地社会崇军尚武氛围浓厚。这两年,该市持续出现入党热、入伍热、报考军校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