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疆到西藏,
祖国边防的长度,
他们用脚步丈量。

秦永臻是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营战士,
常年担负着西藏最危险巡逻路线的巡逻任务。
这条路线长度80多公里,
当兵7年来,秦永臻已经记不清
他是第几次走这条巡逻路了,
但他与这条路的缘分远远不止7年。

他的爸爸曾在西藏边境线上驻守5年,
爷爷也曾驻守7年,
一家三代人为什么像接力一样
守卫着西藏的边境线?

2012年19岁的秦永臻高考结束后,
毅然放弃去上海读大学的机会,
投笔从戎来到西藏。
不久后他在部队
给家人写下了第一封家书,
但这封看似普通的家书,
却被秦永臻视为“遗书”。

原来,秦永臻和战友们
每次巡逻不可控的因素较多,
恶劣的气候、地貌等因素都
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
所以,每一封家书都代替了“遗书”的作用。

在秦永臻第一次巡逻的第一天晚上,
由于塌方造成的道路中断,
他和战友们只能依靠
架在河道上方的原木继续向前。
就在秦永臻即将通过时,
脚下的原木突然松动导致他一脚踩空,
千钧一发时刻他被身后的班长拉住了,
这封家信和他遇险的经历都最终被他埋在心底,
这次经历也让他更加明白身为边防战士的艰辛。

7年的边防生涯,
17次直面生死危机,
秦永臻说,
这是些经历就像是自己的奖章,
值得被纪念和铭记。

哪怕面临着生死,
祖国的山河也寸土不能丢。
这既是秦永臻的心声,
也是他的爷爷杜子金
60多年前进入西藏时的信念。
1958年12月,杜子金奉命外出剿匪,
在和战友交接岗哨的时候,
他突遭土匪袭击腿部不幸中刀,
整个人也暴露在土匪的攻击范围下,
危机时刻,战友赶来救援,
杜子金终于得以脱险。

在回到营区简单包扎后,
杜子金写下了这封入藏后的第一封家书,
看似云淡风轻的口气里,
饱含着思念的深情和一个军人的担当。

在西藏的7年里,
杜子金辗转在海拔5000多米的日喀则剿匪,
打死7名土匪,先后荣立3次三等功,
在当兵的第4年他就当上了边防排长,
用巡逻的身影为祖国树立起无形界碑。


下面这封家书是秦永臻的爸爸杜生永,
作为家里的第二代边防军人
写给家里的第一封家书,
虽然字里行间透露着节日的欢乐 ,
但现实中却是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我们的使命就是保护好
祖国的领土完整,守好每一寸土地,
假如哪里有局部冲突,
我们就要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线。”

杜生永不仅守疆戍边,
还在军区大比武中名列前茅并且立功提干,
5年之后他转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征兵宣传志愿者。

这一天,
杜生永突然出现在儿子秦永臻巡逻的路上……
这就是秦永臻一家三代人与西藏的故事,
每一代人都有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
但延续的却是不变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