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中国不会亡,中国一定强
■周晓宁
蔡廷锴亲临淞沪前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炮火中飘荡!飘荡!”
转眼,淞沪会战已过去78年,但这首当年响彻苏州河两岸的《歌八百壮士》,至今仍让人热血沸腾。
“吾人此次非仅为中国,实为世界而奋斗;非仅为领土与主权,实为公法与正义而奋斗”
“和平未到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蒋介石在1935年的这一表态,是国民政府抗战政策基本立场的反映。
委曲求全,企求和平——在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四省13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时如此,1932年日本进攻上海时如此,日本侵占冀东时如此,日本侵占察北时依然如此。
及到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在1937年7月17日庐山谈话中依然表示:“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
然而,事态的发展并不以蒋介石的意志为转移。1937年8月9日,日本制造上海虹桥机场事件,接着制造八一三事变,挑起上海战事,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直至此时,国民政府才下定抗战的决心。
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吾人此次非仅为中国,实为世界而奋斗;非仅为领土与主权,实为公法与正义而奋斗。”同日,任命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淞沪会战。
“我们英勇的中国同志所不倦呼吁的民族精神,突然像一道现代的新万里长城似的耸立了起来”
这是震惊世人的牺牲——3个月里,中国军队伤亡25万余人!
淞沪地区是平原水网地带,无险可守。地下水位极高,掘地不及1米即渗出水来,不便于构筑防御工事。参战的第18军军长罗卓英说,这里“没有山岭,也没有特殊的设备可资利用。连个像样的战壕也来不及修筑,勉强建立了一点简单的工事,可以说是象征性的。在日寇重炮和坦克车的疯狂攻势下,只有拿我们的血肉和他们去拼了。”
罗卓英的话,让冯玉祥感同身受。这位指挥淞沪会战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说:“我们的队伍每天一师一师地、两师两师地加入防线,有的一师人加上之后3个钟头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了5个钟头,就死了三分之二。有许多人说,这个战场就是个大熔炉,填进去就熔化了。”
但熔化不了的是广大官兵无畏无惧、视死如归的抗战精神。
由南京出发到苏州就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前,冯玉祥给家人留下遗嘱:“同日本鬼子打仗,是为了雪国耻、收失地,上可以对得住祖先,下可以对得住子孙,成功是成功,失败也是成功。不论到什么时候,我的子孙决不能同日本鬼子妥协。”
第98师姚子青营官兵500多人坚守宝山县城,除1人生还外,全部壮烈牺牲。大场失陷,守军第8师师长朱耀华将军举枪自杀,兑现了与大场共存亡的誓言。主力向苏州河南岸转移后,第88师1个加强营在中校团副谢晋元指挥下,固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被传颂为“八百壮士”。
中国空军飞行员阎海文座机被敌高射炮弹击中,跳伞陷入敌阵地,举枪击毙包围之敌数名,以最后一颗子弹自杀,壮烈殉国。空军飞行员沈崇诲在飞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开足油门,对准一艘敌舰俯冲下去,践行了与敌舰同归于尽的誓言。
与此同时,上海人民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抗日爱国热潮。战时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后来撰文道:“淞沪会战时,军队高度表现了大无畏精神,人民所表现的也是慷慨捐输。凡部队所需要的无论食物,或是防御用品如麻袋、沙包、铁丝等都是无条件贡献,这种爱国热诚无形中鼓舞士气不少,至今犹令我深为感动。”
法国巴黎《人道报》主笔古久里深有所感地写道:“许多年以来,我们英勇的中国同志所不倦呼吁的民族精神,突然像一道现代的新万里长城似的耸立了起来。”
“在沪抵抗日军攻击之战绩,实为历史上最英勇光荣的一页”
淞沪会战的结局,今天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虽然最终中国军队被迫后撤、上海沦陷,但淞沪会战所起到的战略价值举足轻重,世人瞩目。
中国军队最终投入淞沪战场的兵力,总数达70余个师70余万人。国民党嫡系中央军基本力量和空军、海军,以及川军、桂军、粤军、湘军、黔军、鄂军以及东北军、西北军纷纷投入轰轰烈烈的上海保卫战。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迫使其不断增兵上海至28万多人,将战略进攻重点方向由华北转向华中,消除了日军沿平汉线南下直取武汉、割裂中国东西的危险,造成了日军只能沿长江两岸山区西进武汉的不利态势。与此同时,为中国东部工厂内迁,保存经济实力,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1937年夏,国外一般的见解认为中国决不能抵抗日本的武力,抗战简直是发疯,战争一定很快就结束而日本获得全胜。上海的英勇抵抗证明了这一次日本并不能轻易获胜,中国已经兴起了一种精神使它的士兵以必死的英勇与占有无上优势的敌人奋战。”在1939年出版的《日本在华的赌博》一书中,英国远东政治经济权威评论家尤脱莱女士写道,“多年来认为中国人是不善战斗和易受恫吓的英国人士,也惊异于中国士兵的骁勇善战和坚韧不拔了。史摩莱少将说,他从没有看过比中国‘敢死队’最后保卫闸北更伟大的事情了。”
尤脱莱女士的评价,与当时世界舆论对淞沪会战的报道基调是一致的。
英国《泰晤士报》在1937年11月28日发表社论,特别提出华军之英勇抵抗,并称日军尚未获得其摧毁中国军队之主要目的。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该报对于此次上海作战中国部队之英勇智谋表示最大敬意。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新闻纪事报》同日社论称:“华军在沪抵抗日军攻击之战绩,实为历史上最英勇光荣的一页。”
档案提供:解放军档案馆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