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烽火硝烟中成长的红军战士 探访95岁老兵彭俊明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记者 柳军 通讯员 肖卫君 赵云 发布:2016-08-03 14:17:04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建军89周年之际,湖南省桑植县人武部到该县95岁红军老战士彭俊明家中看望慰问,并送上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美好祝福。记者柳军 摄影

 

长征历险记

1934年10月至1935年11月,为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长征,实现战略大转移,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为首的红二、六军团展开强烈的军事攻势,有利地牵制了蒋介石调集的140个团的兵力,确保了中央红军顺利长征。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完成使命后,分别从桑植的刘家坪、瑞塔铺、县城、金家台等地出发,踏上了万里长征之路。14岁的彭俊明和父亲,就是这支长征队伍里的父子兵。

长征出发前,彭俊明编入军部管理科。军部管理科10多个人,负责军部的接待工作。长征出发时已是晚上,彭俊明背上背包、干粮和母亲做的一双布鞋,脚上穿着一双草鞋,和红军战士一道在乡亲们唱着《十送红军》的歌声中离开家乡。第二天天刚亮,部队来到大庸老鸦口,遇到敌李觉部的阻击。打退敌人继续前进,几天后来到溆浦,上级命令政治部、卫生部、教导连、管理科和钢炮营休息,红六军团政治部机关和一个团负责留守。不久,敌军发现了红军留守部队,战斗打得很惨烈。子弹打光了,留守部队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最终消灭了这股敌人。

红军在长征途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经常与敌人发生遭遇战。加上天上有敌机轰炸、扫射,红军部队行军大多是白天休息,晚上赶路,一个晚上往往要走七八十里路。一次,敌机过后,贺龙和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等10多人骑着马过来,看到小小年纪的彭俊明,贺龙便喊道:“彭小子,来,上我的马,带你一段路。”彭俊明回答:“谢谢首长,管理科的战友们都在这儿,我和他们在一起。”

长征途中战斗多,危险时时有。一天,部队从祥云出发,在一座山上与敌人遭遇打了起来。开始,敌机狂轰滥炸,山上光秃秃的,战士们伤亡较大。彭俊明与两名战士好不容易找到一棵枞树隐蔽起来,但几匹战马来不及牵走,敌机丢下炮弹炸马,把他们3人震出一丈多远。敌机飞走后,一名战士牺牲了,他很幸运毫发未损。

红军长征来到昆明。贺龙用兵如神佯攻昆明,一个营的尖兵来到离昆明40里的富民县。正当龙云一门心思守昆明的时候,红军突然掉头直扑石鼓镇。石鼓镇就在金沙江边。贺龙率部3天3夜,从巨甸急行军110里赶到石鼓镇,分5个渡口,靠7只木船和扎的竹筏、木排渡过了金沙江。金沙江江面很宽,过江的部队人数多。彭俊明正准备渡江时,发现一头小灰色骡子在江边徘徊。这头小灰色骡子是红六师参谋长的,过江时不肯下水,便留在了江边。彭俊明看着怪可惜的,灵机一动,将小灰色骡子的绳子捆绑在一头大骡子的尾巴上,大骡子把小灰色骡子带过了江。这时,主力部队都已经过江了,怎么办?正在他十分焦急时,负责阻击敌人的红5师师长贺炳炎来了。贺师长一边大声地叫道:“你这个小家伙,怎么还没有过去?”一边拉着彭俊明坐上他的牛皮筏子过了金沙江。

1936年10月22日,彭俊明和父亲彭南桥跟随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转战湘、黔、滇、康、川、青、甘、陕8省,历时一年,行程2万余里,进行大小战斗110多次,在甘肃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1 2 3 4 5 6 7

责任编辑:孙智英

相关稿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